据《新京报》报道,最近有网友反映,中央民族大学的英文译名将“民族”的原英译nationalities,用汉语拼音“minzu”替代了,并且被网友质疑翻译得是否准确。多位中央民大学生称,学校3年前校名英译为“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后来才被更改为“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而当被问到易名的原因时,该校学生则表示:“不清楚为什么用拼音替代,可能在国外不易理解吧。”
无独有偶,同样将“民族”英译为“minzu”的还有贵州民族大学。该校是今年5月将其英文译名由原来的“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更改为“Guizhou Minzu University”。校方给出了下列若干理由:一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大学和大企业在自己的英语名称里加入中国元素是一种趋势;二是作为民族大学龙头的中央民族大学率先垂范,兄弟民族院校跟着改名也是顺理成章;三是用“nationality ”容易导致概念含混,一不小心就会翻译成“国籍大学”或“部落大学”等。
但是在笔者看来,贵州民族大学在上面罗列的种种“理由”显然是不足以自圆其说。若是想体现中国元素,那为何该校的译名不全部汉语拼音化呢(如:Guizhou Minzu Daxue)?难道中央民族大学改用“minzu ”,其他民族大学也应该跟着改吗?除非是搞笑或恶搞,难道真的会有具备一定中英翻译水平的人会不小心将“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翻译成“国籍大学”或“部落大学”吗?
后来,笔者就“minzu university”译名之事咨询了一些英美人士,他们都不知道其中的“minzu”是什么意思,甚至还有人以为是人名。可见,这种用汉语拼音来替代英语词语的做法可能会给对外交流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尴尬或误会。在高校英文译名中,用汉语拼音来替代表示行业或学科性质的英语词语的做法实在令人纠结。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