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今年,还有不少学校纷纷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上海财经大学把通知书设计成“存折”,与该校的财经特色相呼应;北京大学随通知书附上“北大英雄”游戏光盘,学生可扮演一名新生,通过玩虚拟网络游戏先体验大学生活;复旦大学新生收获通知书内夹着一封校长写给新生的信,为新生打造一个“入学锦囊”;而今年,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的每一位新生将收到一本100多页的《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学习生活指南》,提供给新生的全面贴心的指导,初入校门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的各种需求,都能从指南中找到答案。
“过去,录取通知书仅作为告知录取信息和办理报到的凭证。现在的录取通知书早已超越“通知”的意义而被赋予了更多的个性色彩、人文色彩和服务色彩,”刘建华介绍说,通知书是学生对于学校的第一印象,通过录取通知书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能够使考生在接到通知书时就加深对学校的印象。
“这些新增加的人性化的提示和服务信息,更加贴近学生,让考生未到校报到就已对母校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刘建华表示,近年来录取通知书和入学指南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时代的背景和高等教育理念的更新,是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一种回归。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