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袁贵仁在科技部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的讲话(2)

2012-07-31 09:53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意见,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今天两部合作协议的签署,既是两部良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落实这些意见和计划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支持。教育部一定认真落实协议内容,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的综合优势,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推荐内容>>科技部教育部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合作协议书
推荐内容>>科技部教育部签合作协议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推荐内容>>袁贵仁:发挥人才优势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坚持教育与科技相结合,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度统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构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科教体系,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使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接受一线科研专家的指导,通过学习与研究,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培育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接受创新文化熏陶。要创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把国家科技创新优势最大可能地转变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双提升。

  二是坚持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教学基地,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力求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坚持创新驱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坚持服务发展。以大学科技园、共建研究院、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向市场、向社会开放,推动高校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促进技术转移、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三是坚持政策引导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合理的政策引导,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色发展,促进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要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评价范围,不断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政策体系。要推进管理创新。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推进学术组织管理创新,推进学术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改革,激发基层组织学术活力;注重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实现稳定可持续创新。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