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花费百万 回国月赚六千
巨大反差拷问“性价比”
“花了百万巨款,留学归来,只找到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不吃不喝工作20年才能赚回留学费。”这是武汉一位女“海归”的无奈感慨。
曾经,留学生毕业回国,意味着和“高薪”、“外企”、“体面”之类的词联系起来。如今,只有顶着洋文凭求职的年轻人自己明白,事实远非如此。“海归”光环正在褪去,留学生正面临“国外难留下、国内竞争大”的双重困局。
陈伶俐是一名刚从美国回汉的留学生,“为什么从美国回来”成为她每次面试都会被问到的一道题。她坦言:“回国就业,是因为在那边发展平台小,永远没办法融入美国的主流白人文化。而且,即使是在国外,中国人也太多了,找工作不易,薪水也比当地人低。”
回国前,陈伶俐曾认为,中国市场前景更大,会更有利于职业发展或创业。但她慢慢发现,自己可能想错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近5年来,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总和的3倍。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
陈伶俐感慨说,留学生“一抓一大把”,可一些好公司一年只招20余人,大多录取的是国内名校的学生,如果留学回来的,除非来自常青藤院校,否则很少会被录取。
海投了三四十份简历后,陈伶俐获得了一份月薪6000元的工作,而她留学英国4年,父母为她付出了100多万人民币。自费出国留学的人群里,虽也有富二代,但多数为中产和小康家庭的孩子,对这些家庭,上百万元的留学费用并不轻松,留学投入与现今收入的巨大反差让他们难以接受。
记者问陈伶俐:“如果重新选择,是否还会出国留学?”她想了想,坚定地说:“会!但我会更努力,只有更优秀才有竞争力!”
据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人士介绍,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41.39万人,留学归国人员则超过35万人。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留学生选择归国就业,超过7成的学生在毕业后半年内找到工作。业内人士指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功能型”人才、既懂资本运作又熟悉东西方企业制度的高端人才、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实操经验的高级人才,才是国内就业市场亟须的“海归”。建议留学生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有过硬的综合素养。
花絮
环境因素上升
美、英、澳最受欢迎
近日发布的《2014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美国依旧是首选,占比达26.8%,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留学热度次之。一些高性价比的欧洲留学国家正成为新锐,其中德国的增幅最为明显。
与往年相比,在选择留学国家阶段,“教育质量”、“留学费用”、“学校专业排名”虽依然被重点考虑,但“气候环境”成为上升最快的考虑因素,同比增长近10%,一些国家的环境类专业正成为留学热门选择。
启德教育机构专家分析,雾霾的阴影不但引起国人对于环境的忧思,也间接影响学生对留学国家的选择。鉴于国内如今亟待治理的环境状况,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将需要大批环境科学方面的人才。(记者文俊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范敏宋张琴)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