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外语词频繁出现使用过度 影响沟通伤害汉语纯洁性(3)

2014-04-25 10:38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我们可以先把专家们的意见公布出来,让大家讨论、使用,过一段时间再予以确认。”姚喜双补充说。据夏吉宣介绍,外语中文译写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将用发音贴近的汉语翻译外语词,并加以梳理,在网上公布,由公众投票决定最终的译法。

  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大学过了四六级就能做翻译?外语系出身就可以做翻译?不见得。翻译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大量专业培训、实践。要解决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必须要提高译者的准入门槛。”中国翻译协会前副会长李亚舒认为,2007年起设立的翻译硕士学位,未来或许有助于拉起一支合格的译者队伍。

  “提高译者的地位和稿酬,是当务之急。”朱绩崧说,“在院校里,多数老师不愿去做文学翻译,因为这些作品都不计入科研成果,评职称根本就用不上,本身钱又少,老师自然没了积极性。”

  制度建设也被多位专家提及。李亚舒介绍,目前只有一些民间的翻译组织,在文联、作协等各类奖项评比中,也没有翻译作品的身影。武波呼吁,在国家机构中成立中国翻译基金会,或者翻译研究院等机构,从机制上加强翻译人才的保障,破解“零翻译”难题。武波相信,“当优秀的人才为外语词提供了正规、巧妙的译法,老百姓自然乐于使用。”(记者 董洪亮 曹玲娟 巩育华)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