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热议高考改革:一考变多考是减负还是增压?(2)

2014-01-20 15:21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教育是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

  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还有教育改革的系统性问题。

  高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环节。任建兴、许峰代表谈到,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强调改革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有效衔接,注重顶层设计。如果只是 “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在某个就学段进行局部改革,就难以形成有效衔接,改革效应也有可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打折、消耗。

  许峰代表举例,小学取消回家作业,但到了初中,作业一下子多出来;为了进好的高中,学生还要自我加压参加各种补习班,前松后紧的培养方式,导致的结果依然是“逼着学生学”,而非学生“主动学”。但事实上,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教育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发展多样化。

  压力来自社会各方面。瞿志军代表说,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获得全球第一,但同时上海学生的负担也是相当重的,但这种压力主要并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长。我们现在力推的基础教育转型,来自社会的压力非常大。王琛代表认为,很多时候,学生的压力来自教师的紧张,因为学生课业成绩往往与老师的绩效直接相关,要想给学生减负,先给老师减负。

  还有代表委员建议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而降低高考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重要程度。金忠明委员说,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应首先改变以升学率等单一指标评价学校的方式,探索制定对学校的多元评价机制。

  【政府回应】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制定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是全国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些在全国推进的教育改革内容,会在上海先行先试。高考改革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上海会根据中央的部署,在国家政策大框架下进行上海高考改革细则研究。上海高考改革遵循“三年早知道”原则,不会对未来三年内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上海高考改革将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体系;筹建市教育考试命题委员会,完善命题质量评价机制;深化高职高专自主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评价制度;提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高素质人才选拔的信度与效度,鼓励高水平大学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校自主招生初试依据。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