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2013就业季:高校毕业生微创业风生水起(5)

2013-12-17 16:33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如今,在餐饮行业萧条的情况下,罗兴与朋友创办的“黄鼎食府”却逆市而上,业绩蒸蒸日上。而罗兴这个老大哥,更是以此为“据点”,经常联络和组织科创社成员聚会,商讨创业大计,不断为师弟、师妹们出谋划策、鼓劲加油。这里俨然成为科创社凝聚创业动力的又一个发动机。 

  罗兴以“黄鼎食府”作为试验田,正在策划自己新的创业。按照他的想法,要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和就业,要为自己圆梦,更要用实际行动弘扬“科创社”精神。 

  善于整合创意的创业者:曾日旋 

  曾日旋有句名言:自己创业才是真正的王者。在科创社,曾日旋同样是一个大名顶顶的人物。他不但学习出类拔萃,在物理学院是老师们夸奖的好学生,还是创业的积极推崇者和践行者,可谓学习、创业两不误。在科创社期间,他一直以创业行动影响和带动他人走创业之路。他的团队非常注意整合成员“创意”,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力求创业效益最大化。他先后创办过小型园艺店、经营学校手机服务、酒类销售和工作服装定制等。每经营一项,都小有成就。尤其是他率团融资8万元创办的园艺店更是做得红红火火。 

  曾日旋给人的印象非常特别:他总是西装革履,皮鞋锃亮,浑身上下修饰得非常得体,而且他是“舞林高手”。因此,同学给他取的外号是“穿正装的舞者”。这是他在大学时间养成的习惯,他把自己当作一个鲜活的模特,推广他的职业正装。2010年他走出校门后,开始了新的创业生涯。如今,他的主业“创益凡职业服装公司”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经营的酒类、园艺等副业也欣欣向荣。更重要的是,他虽然已经毕业,仍然与科创社保持“零距离”接触,经常鼓励科创社成员要不怕失败,勇于创业,并且把自己的公司作为他们练兵的实习基地。这是他和罗兴一道为科创社多做贡献的郑重许诺。 

  胆大出奇、不断跳槽的创业者:沈恰金 

  嘉应学院主管社团工作的团委副书记李凌浩将他称为“新意迭出,不断跳槽的创业者”。而班主任刘德良博士则认为他是一个胆大出奇、游离生物学专业的技术急先锋。这个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杰出人物便是沈恰金。 

  沈恰金创造了嘉应学院的两个第一:他是迄今为止该校两次获得省级挑战杯大奖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个携带项目并获得风投资金去北京创业的毕业生。沈恰金善于“跳槽”,从科创社出来后另立门户,创办了“创E网络联盟”。2010年,他的《Admas虚拟宝物批发商》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银奖,2012年他的“创想灵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金奖,而且被评为“优秀首席执行官”,获得50万风险投资基金。 

  多年的网络技术积累和涌动的创业渴望,让沈恰金没有丝毫犹豫,2012年毕业后立即率领创业团队,运用自己娴熟的网络知识技术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创业,经过短短一年时间的摸索,如今已经在北京立足。他的五人团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业务开展得顺风顺水。目前还有多名在校学生协助开展技术研发和营销工作。 

  嘉应学院严谨的校风、宽松的创业环境以及该校长期推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是科创社得以日益壮大的重要因素。近十年来,该校还通过学校举办的“盛家人才培训班”、“移动人才培训班”、“高级总裁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不断培育创新、创业理念,使该校逐步成为一个形式多样、学校主导与学生自主组成的创业大融炉,已经和正在造就一批又一批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高素质毕业生。(作者系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解旺)

  (感谢李凌浩、陈志钊、刘德良、罗兴、曾日旋、沈恰金、刘耀填帮助)

  《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6日第7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