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分析,流动青少年离开居住地到异地寻求工作和发展机会,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已经没有继续升学的可能,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无法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途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这些流动青少年多数来自农村地区,农村和城市的二元分化格局,使得年轻的农村青年迫切期望走出农村,进入都市生活序列。城乡之间的推拉之力将农村的青年一代带入城市空间,但有限的生活技能与城市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得他们中大多数人仅能徘徊在城市底层,缺乏生活保障,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不平等以及被排斥感让一部分人产生怨恨心理,从而引发报复社会的行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调查结果还显示,重新犯罪的流动青少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中以上的不足20%。
“流动青少年以农村地区居多,同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这是造成他们文化程度低的客观原因。初中之前为义务教育,大多数家庭可以保证子女完成这个阶段的教育。高中以后是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开支大大增加,孩子初中阶段学业成绩不佳或家庭贫困无力支付的家庭则会果断放弃孩子初中之后的教育。”陈晨说。
构建流动人口流入地和谐关系
当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如何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无疑显得十分重要。
陈晨谈到,预防流动青少年犯罪既要从流动人口的角度思考,更要从青少年的视角着手。了解流动青少年犯罪诱因,有利于制定流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策略,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调查发现,在流动青少年犯罪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孤立无援、遭遇挫折才走上犯罪道路。陈晨认为,要构建流动人口与流入地的和谐关系,减少他们因为挫折心理而诱发的犯罪。
“加快完善流动人口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有效改善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对于预防和减少流动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陈晨说。
陈晨强调,要重视对流动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此外,陈晨认为,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有违法犯罪经历的流动青少年的管理工作,社区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出监帮教工作,协助其顺利重返社会。□本报记者朱磊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