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代课老师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转身之际,他们好吗(2)

2013-09-17 11:24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走向

  代课教师退出教育舞台是大势所趋,但不宜“一刀切”

  2011年教育部等4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重视代课教师在历史上的贡献,对解决代课教师待遇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此后,云南省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到各州市县走访、慰问,广泛听取专家和代课教师代表意见,最终形成了云南省代课教师和原民师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

  云南省教育厅人事处处长李炳泽说,以前农村代课教师只能参加新农保,现在根据方案有了一次性补偿,还可以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将代课教师纳入国家保障体系,这比单纯涨工资更科学。

  目前,基于偏远农村师资力量匮乏等实际需要,云南仍然在岗的代课教师还有1万多人,这部分人的待遇也得到提高。

  据介绍,教育部督查组对云南考察后表示,云南的相关政策为全国覆盖最广、措施最多、力度最大、解决最彻底,对已故代课教师也同样作出了补偿。

  “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代课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但农村教育的发展仍然让人担忧。”云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宝华说,在中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偏远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区,外来教师不愿意去,吃不了那个苦,当地教师向外走,想有更好的发展。代课教师艰难撑起孩子们的一片天,仍然是一个清贫群体。

  “代课教师的退出不宜‘一刀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程方平认为,在教师充足、退出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先行,而在师生比例较低、教师队伍老龄化的农村贫困地区,强行清退代课教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师资缺口,“虽然代课教师退出教育舞台是大势所趋,但要在短时间内一律清退既不现实也欠人情味。从实际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代课教师的存在,或许是可行之计。”

  程方平建议,代课教师的退出应当伴随着配套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应建立教师流动制度,平衡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教师资源;同时增加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配备,提高师生比例。(综合本报记者白洋铭、巩育华以及新华社报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