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树立正确金钱观,自立节俭不能忘
对于网上各类针对“600元生活费”的质疑和吐糟,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做出回应:600元的标准只是学校给家长的一个建议,并非硬性规定。学校此举旨在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质,减少不良攀比之风。
面对孩子即将踏上的大学旅程,不少家长纷纷表示,给多少生活费不是主要问题,只是孩子不在身边、外界诱惑又多,担心孩子不会管理自己的钱物,稍不谨慎还会沾染上社会坏风气。
陈先生的女儿8月末即将进入苏州大学医学院读书。最近,陈先生正琢磨着送女儿一本账本作为大学礼物。他告诉记者,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历程,孩子必须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记账可帮助她了解自己的生活开支,对日常生活进行规划和控制,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高校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大学生应当减轻对家庭的依赖,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发挥。”苏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辅导员周老师介绍,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有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再加上学校的勤工俭学岗、校外兼职、暑期实习等,只要学生合理安排,赚“外快”的方式有很多。
同时也有专家分析指出,家长给大学生生活费,应该量力而行,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容易养成小孩乱花钱、铺张浪费、攀比的生活习惯。过低则不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开销,小孩也不能集中精力读书。家长应该和学生沟通商量,保证学生的基本生活,同时力求勤俭节约,学生自己也该精于安排,最好逐步学会基础理财,把家长的血汗钱用在“刀刃”上。(光明日报记者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 敏 许学建)
首页 上一页 1 2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