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学术出版“走出去”,绊在哪里?

2013-08-26 11:2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一个可悲的现实是,由于我们没有形成很好的学术规范,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国家每年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些成果买回来,来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如果我们只在低端出版上追求虚假的繁荣,这个行业是要被淘汰的。”在今年上海书展举行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大声疾呼。


8月14日,读者正在上海书展某展位上挑选书籍。新华社发

  去年,上海书展首开学术出版上海论坛,学术界与出版界共同关注学术出版。今年,国内外40余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齐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问诊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从学术规范到翻译质量到数字出版,话锋更为犀利,探讨更为深入——

  中国出版真要走出去,起到出版业应有的功能,

  必须把学术出版这个核心牢牢抓在手上

  “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往往从查找前人的学术成果入手,到发表自己的创新成果结束,周而复始,推动着科学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学术出版还是一国的学界、出版界与世界对话的平台。要使自己的学术融入世界,就必须借助学术出版这个桥梁,才能和世界心灵沟通。”邬书林说。

  他直言,从现实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但如果不能在世界学术研究领域这一文化核心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谓“复兴”就是不完全的。他提醒,如果把一个国家的学术文献支撑系统建立在对外部系统的依赖之上,长此以往,将逐步丧失“话语权”。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魏玉山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学术出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学术精神和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观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是否发达,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看其学术著作的质量和数量,看其学术著作被其他国家引进、购买的品种和数量。世界上的出版强国,首先是学术出版强国。”

  对于大量科研成果不首先在国内发表的原因,邬书林认为,不是简单的学术水平不够的问题,我们的评价体系、运作方式,都有必要好好向国外学习。世界首个“±1100千伏安高压直流换流阀绝缘试验”在中国完成,一座接一座超越世界水平的桥梁设计在我国问世……遗憾的是,这些尖端成果的学术著作却在图书市场难觅踪影。国家每年投入近9000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发,产生大量的成果,但中国出版人有没有把这些成果的出版工作做好?“并非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没有给我们提供舞台。”邬书林说,形成良好的输出计划需要的是出版人瞄准优势学科、选好新兴学科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