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热”有深刻背景
谈起留学原因,女儿已经到德国上大学的涂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关系,他接触过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朋友,他们突出的个人能力和眼界视野,坚定了他送女儿出国留学的决心。他认为,中国大学扩招之后,高等教育质量没有同步增长,很多学生在大学里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天到晚混日子,相反国外大学宽进严出,对教学质量要求很高。
采访中,记者发现,“避免高考压力”、“希望进入世界名校”、“喜欢国外宽松的教育环境”和“有利于未来就业”等是家长和学生选择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记者也发现,在看似主动选择的背后,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因素在推波助澜。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满生告诉记者,当前的“出国热”有着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都出现过类似现象。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出现了“出国热”的现象。
以留学澳大利亚为例,大学一年学费和生活费需要人民币20多万元,4年下来总共100万元左右。对于中国大城市的很多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目标。因此,家长通常会根据国内和国外上大学付出的成本和预期的回报来进行选择,可以说这是一种市场选择。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了全球性的教育商业化,很多国外高校将教育作为出口的重要方面。开始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为主,近年来美国也开始认识到要吸收这种资源,开始对中国市场开放。能收取三倍的学费,又不用管毕业生的出路,大学何乐而不为?”周满生说。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政府对大学的拨款减少,在这一背景下,不少美国高校纷纷实行国际化战略,把目光瞄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新兴国家的学生。从2008年到2012年,该校本科国际学生从800多人迅速增加到2500多人。
事实上,瞄准出国留学这块巨大蛋糕的不仅是国外高校,也有国内的中介机构,甚至学校。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赵女士说,自打孩子初二去美国参加“游学”项目回来,就一直闹着要出国读书。“他动不动就拿国内的环境、人的素质和美国比较,一百个不满意,和他谈出国读书的利和弊,就是不听,仿佛美国就是人间天堂。”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