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洋高考”:另一种“过河”方式(2)

2013-07-16 10:5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梦想

  这群少年精英中,人人都有一个“常青藤”梦想,虽然明确知道过程有多么艰难,对手有多么高强,竞争有多么残酷,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

  “出去过才发现世界很不同。”以交换生身份在美国俄亥俄州读了一年高二后,龙子瞻就决定在美国申请读高三,“不复杂,换一种签证而已,但是与美国的大学会更近。”

  与王雨琳一样,龙子瞻也是顶着光环长大,在初中时进入了同一所名校,不同的是,他拿着AP课程入场券却最终选择升读本校高中,主要是“不舍得初中的一大班同学,而且当时没有非得出国读书的决心”。

  改变龙子瞻的是初中毕业后的美国游学。

  那次游学为时一个月,从美西走到美东,除了玩乐外,这群经过选拔的优秀准高中生参观了六所全美排名前50的高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是行程的第三站。

  古老的校园建筑、宏大的图书馆,还有那些极富戏剧性的大学“野史”,宾大一下子就把龙子瞻迷住了,“好有发狠博一下考进去的冲动”。

  龙子瞻从小就想去香港的大学读书,直到见到宾大时,他才下定了去美国、去宾大的决心。

  有了这个梦想后,龙子瞻开始不敢在平时考试中大意,“要考美国大学,这些都是GPA(平均绩点)”。没想到,机会却更早降临。从2006年4月开始在中国引入美国公立高中交换生项目的ISE基金会去年在广东选了12名学生,龙子瞻是其中之一。

  不需要死记硬背,数理逻辑简单,这让龙子瞻感觉自己更适应美国教育。于是,交换生项目即将结束时,他向5所私立高中递交了升读高三的留学申请,有3家给他offer。最后,他选择了纽约州一所知名私立高中。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