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探索中高职衔接,让中职摆脱“断头教育”的尴尬境地
“老师,我们来上学就是想拿个文凭。”山东鲁中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霍文祥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教室时,打打闹闹的学生迟迟不肯安静下来,有人这样“诚恳”地告诉他。霍文祥心里很难过,这些孩子怎么就仅仅满足于“拿个文凭”呢?
在中高职衔接的教育改革中,霍文祥看到希望。“中职”与“高职”,一字之差,性质不同。前者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后者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按道理,高职生源应当以中职毕业生为主,但是,由于培养模式、课程衔接、招考制度等“脱节”,高职生源逐渐偏移为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陷入“断头教育”的尴尬境地。
怎么办?广东、上海、山东等地做出了探索,着力推动中高职衔接。
在广东,选取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汽车等19个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即学生在中职学3年、在高职学两年,可以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除此之外,广东正在着手建立中高职一体化的质量评价制度。
在上海,启动了“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开发一体化教材,实行弹性学制的中高职衔接培养。学生在完成3年的中职学业后,经面试直升高职院校,实现学制上的衔接、专业大类上的对口,并推动中职、高职课程的有效融通。
在山东,推动中职、高职、本科学校实施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认可的联合培养模式,允许初中毕业生兼报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并建立“知识+技能”的春季招生考试制度,重点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扩大高等学校招收职校生的比重。
“目前,我国正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的10项具体任务已经规划,即招生与考试制度、课程和教材体系、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紧密衔接。”葛道凯说。
用人单位争抢大赛获奖选手,就业率达99.33%
单增家住西藏日喀则地区,因为没有考上高中,15岁那年便去给人看孩子,一干就是6年。是农牧民子女免费到内地西藏班就读的好政策,改变了单增的命运。现在,他在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就读。
像单增一样,自从国家2010年、2011年启动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已经有约1.5万名民族地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学生,用读书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大赛获奖选手一直是用人单位争抢的对象,就业率达到99.33%,一大批大赛获奖选手成长为企业网络建设工程师、销售经理、首席化妆师、厂长、培训部长等各行各业的精英。就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说:“我们就应该建设真正有内涵的职业教育。”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