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农村"剩女"教师现状 性别比失衡普遍面临择偶难(2)

2013-07-16 05:0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性别比失衡造就“剩女”

  庐江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朱勇广告诉记者,农村“剩女”教师增多已经成为让地方教育部门头疼的大难题,性别比失衡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7月发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中小学女性教师占比52.93%。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的曾晓东教授称,近三年女性教师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女性教师已远远不止“半壁江山”。

  具体到农村,由于工资待遇等原因,近年来乡村教师这一职业不被男性看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教师的“阴盛阳衰”。以庐江县为例,庐江县自2011年起放开报考教师的户籍门槛,当年招聘教师266人,其中女教师200人,男教师66人;2012年招聘教师247人,女教师189人,男教师58人。

  重庆涪陵区近5年招到的教师中,90%以上为女性。2012年,该区共招了119名教师,其中男性教师只有10人。辽宁省新民市2008年至2012年招聘教师310人,其中90%以上是女性。

  农村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导致女教师的婚姻大事很难在学校内部解决。同时,农村女教师接触较多的主要是普通农民,文化层次上有一定差距,缺乏适合交往的男性对象。“虽然在农村也有一些不错的男青年,但是我们基本不会考虑。我们还是想找学历相当、生活经历相似、有共同话题的对象。”龙桥镇安定小学的女教师叶舒琴道出了许多“剩女”教师的心里话。

  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一名教师教五六门课的情况比较普遍,除了上课还需批改作业及备课,和外界接触的时间很少。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小堡子小学教师马静洁说,我们一天上五六节课,放学后还要自己做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和外界接触。

  各方应积极“牵线搭桥”

  一些农村学校的大龄“剩女”坦言,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对象,自己经常要面对家人和朋友的“讯问”,心情很不好。吴启明等一些校长称,情感问题对教师的影响比较大,一些教师会不自觉地将情绪带入到教学当中,因此亟须为农村女教师“牵线搭桥”,减轻她们的“情感负担”。

  对此,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首先,应为单身女教师创造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条件。江西上饶县田墩镇中心小学校长徐红梅说,解决农村教师性别比失衡问题,目前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联系同样在农村服务的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人员,建立农村青年服务人员通联录,定期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多与当地相关部门开展联谊活动,拓展女教师交往的范围。

  其次,应适当减轻单身女教师的工作压力。重庆涪陵区教委党工委书记彭沛指出,因为农村学校成班率普遍较低,目前按照师生比为学校配置教师,对农村学校不公平,也让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普遍较重。下一阶段,应制定更为科学的教师配置方案,为农村增加教师人数,使农村女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个人婚恋大事。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