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农村教育“短板”亟须补齐(2)

2013-06-21 13:44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村民富起来了,学生却越来越难管

  白露塘学校副校长胡志宏也向笔者大倒苦水:“自从上世纪90年代郴州有色金属出口加工区成立以来,周边农村的村民仿佛在不经意间就成了百万富翁。一栋栋漂亮的新房子拔地而起,村民们凭着卖土地的收入和出租房子的收入过上了安稳而富足的生活,大多数妇女不是成天坐在家里打牌、搓麻将,就是跳舞、买彩票,男人们在附近工厂打工。一些家长素质高的、有远见的,则想办法纷纷将孩子送到城区的好学校读书;一些文化程度低、只见眼前利益的,就将孩子读完初中作为自己的义务,一般不关注孩子的学习,导致我们学校的学习风气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难管。”

  郴州是湖南省的“南大门”,素有“有色金属之都”、“煤炭之乡”和“温泉之乡”的美称。由于与广东省毗邻,再加上湖南人有“吃得苦、霸得蛮、懒得烦”的特性,丰富的矿产资源造就一大批勇于“霸蛮”的富翁。这些矿老板大多没有什么文化,仅靠一点冒险精神一夜暴富;一些打工者在广州、深圳等地靠搞装修、开的士也迅速地发家致富。每到节假日,这些在沿海城市成为老板的人,都开着小轿车衣锦还乡,这些老板的孩子在向人炫耀的同时,农村学生也觉得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亲照样能干大事。久而久之,农村人觉得“学习无用”。

  胡志宏向笔者分析起农村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一是如今当地生活条件好了,一点也不比城市差。孩子们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二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出现,引发“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即使读完大学在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也要为生计而奔波,还不如好好地享受眼下的富裕生活;三是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仍赶不上城市,农村孩子从第一步就输在起跑线上,从开始就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以后也很难再产生兴趣;四是一些农村人仍迷信铁饭碗,不分配工作就觉得读书无用。孰不知学习是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更好的竞争;五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使家长和学生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学校一些学科的枯燥无味,单一的授课模式,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真正使学生做到好知、乐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