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校园投毒案,谁之痛谁之过(2)

2013-04-27 09:55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要特别重视“珍视生命的教育”

  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家庭户总数比例不断上升的今天,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校园投毒案反应强烈是可以预料的。问题发生在学校,很多评论者把矛头指向了学生的人生观教育问题,这点很值得教育工作者及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深思。案件提醒大家思考:我们对学生的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究竟够不够?虽然“投毒”事件可能会发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往往是小概率的、个体因素比较多,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放松警惕,就找种种借口又一切如常地“一切围着分数转”。从历史上看,孤立事件的发生背景其原因往往惊人地相似!

  19年前,北京另一所著名高校的投毒案震惊全国,至今仍然悬疑,这一极端恶性事件让我们无法忘记。这些都指向了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严酷的事实应当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仅仅是高校的人生观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我们就要抓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而且,这个问题要家庭和全社会都重视、都参与才能收到实效。

  通过“投毒”事件,我们应当深刻反思,在人生观教育中,要特别重视“珍视生命的教育”。要让孩子从小知道,人要百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们既无权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更无权随意处置他人的生命。

  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大自然送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人虽固有一死,但为人民而死,才是重于泰山。我们应当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让每一个生命都去追求幸福美好的人生。我们不仅要自己过得幸福,也应当为别人的一生幸福喝彩。

  法国诗人吕凯特也曾郑重地告诫人们:“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生命只有一次,无论对于谁都是宝贵的,都是神圣的。我们的学生应当从小知道,他人的生命和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谁敢随意处置他人的生命,谁敢草菅人命,等待他的,将是无情的法律制裁!将是历史耻辱柱上,永久的曝光!(顾雪林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