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留学生在英国缘何融而不入 中式圈子成绊脚石(2)

2013-04-09 10:30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语言·文化:是你自己在设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留学生担心自己的英语,所以不敢或不好意思和外国人说话,见面也只限于在打招呼的层面。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活动能力与社交意愿。在约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小李认为,让自己融入英国的社交圈是留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语言只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比较容易抛开自己英语不够好的自卑心理。小李融入的秘诀就是自信。“很多中国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口语不好,羞于启齿。有中国同学对我说羡慕我能够流利地跟外国人交流,问我是如何做到的。我回答她其实我的口语也不好,就是不怕丢脸,能说到什么程度就尽力说到什么程度。”

  许多受访者认为,抛掉中国人的面子对克服日常交流障碍非常重要。在读硕士小陈说,“其实有时欧洲国家的人说英语的口音很重。我有个希腊朋友,每次在Facebook发状态我都看不懂,我一直以为是她太高深、用了我无法理解的词句,却怕丢面子而不愿意问她。直到某天一个英语是母语的同学也抱怨说看不懂她的英语,我才知道恐怕不是我的问题。”

  留学生和外国人交朋友,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接受英国的文化,这其中也包括英国人的社交方式。记者采访时就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有几个受访的中国女生反问记者,在英国人的派对上为什么大家都要喝酒,记者一时语塞。针对此问题记者特意向身边的中英友人了解情况,发现这恐怕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差别,中国有自己独特的酒文化,社交场合中喝酒大多是工作的延续,迫不得已要喝到酩酊,所谓“酒场就是战场,酒瓶就是水平”。可是在英国,喝酒就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朋友生日,庆祝球赛,或者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大家都会约上去喝一杯。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得喝烈酒把谁灌醉。一名英国朋友告诉记者,在他们眼中,跟朋友一起在酒吧喝酒是件很开心的事,是除了学习之外放松自己、和朋友交流的好方式。没人强迫,完全是享受。可是很多中国人都不习惯这样的社交方式,也感觉很难参与其中。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学生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受访的一些中国学生看来,学习似乎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看各种书。很多中国学生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整天。相比之下,英国学生更愿意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放松的时间放松。他们的兴趣显得更广泛,普通的比如电影文艺、娱乐聚会、体育运动等,还有许多中国学生想象不到的领域。他们愿意和舍得花时间让自己沉迷于与学业和工作“无关”的“兴趣”,这样交到朋友、增加谈资的机会大大增加。留学生小张就经常积极参加同学聚会。他说,其实这和中国一样,在一起经常吃饭喝酒能增进联络,互通友情,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朋友圈。中国留学生也有必要在学习和娱乐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

  融入的态度

  记者在采访时经常听到留学生提到一句话,“这要是在国内,那……”。小陈就对英国商店每周日提前打烊不解;交换学生小周则认为英国人凡事预约很麻烦,行事刻板,把两国不同的国情放在一起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留学生的封闭和不开放的心态。文化的融入是相互的。中国学生期待被另外一种文化接受时,也要仔细研读并接受新的文化。对此,跨文化研究博士生小邵建议说,既然来到英国,何妨抛开中国式观念,换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不固步自封,敞开心扉,才能够从心底认同并接受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当然,留学生和英国人交往,不是一味地迎合和附和英国社会,而是首先要对于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自信与了解,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留学生小汪告诉记者,自己就曾在课堂上被老师突然点名要求解释中国的十八大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是什么,而他也一知半解,十分窘迫。相信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有被英国人问起中国武术及饮食文化的经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迅速,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国外的主流社会很想知道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未来走向。留学生可以此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同时,积极展示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不同素质和修养,让外国人刮目相看。作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如果对于自己国家最吸引人的部分都不了解,也就没有办法让别人主动接近你,崇尚你,在英国主流社会就会很难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