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两会声音回放:描绘更美更出彩的"学前教育梦"(3)

2013-03-25 10:3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学前教育师资缺口正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据估算,全国幼儿教师缺口至少高达80万人以上,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公布的《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测算了该市学前教育未来三年的总需求。若全市适龄儿童全部接受学前教育,按每班配备两位专职教师计算,全市缺口幼儿教师1.46万人。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如何吸引人才来当幼儿园教师是另一个关乎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史贻云呼吁改善幼儿教师待遇,他反映,我国幼儿教师的身份与地位不明确,长期以来待遇普遍偏低,近年来甚至出现严重的下滑趋势。

  幼儿园教师的身份确认是一个难题。史贻云委员说:城市里原有的企事业单位办园的教师身份不明,社会保障无着落。在农村,一些人承担着幼儿教师的工作,却没有明确教师身份。这直接影响了队伍的稳定和素质提高。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建议:国家应尽快研究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及管理方面的政策,以推进地方公办幼儿园按核定标准确定编制,配齐、配足幼儿园专任教师。

  幼儿教师短缺问题,不是一朝形成也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必须从培训和培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建议国家尽快完善教师认证制度,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对现有的幼儿教师通过培训和考核使其达到一定学历和素质要求,并颁发教师资格证。

  2012年,教育部专门颁布了关于半日制幼儿园教师的配备标准。刘焱委员建议: 半日的教学基本能够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农村可尝试半日制幼儿园。如果大批农村园能够推行半日教学,就相当于多出了一倍师资,是最快速解决农村地区幼师不足问题的办法。

  从培养培训两个角度推进,尽快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教师,让孩子们都有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这是学前教育的又一个梦。

  四梦:每个孩子入园梦想都成真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性地提出了办好学前教育的新任务,办好学前教育的目标凝聚着社会共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入园难”问题有所缓解。“有所缓解”一词,既是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成绩的写照,也反映了学前教育依然存在“入园难”问题的现实。据统计:目前我国3-6岁学前适龄儿童有近6000万名,其中一半孩子因为费用或名额问题,不能接受幼儿园教育。即使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北京,仍有近6万适龄户籍儿童没有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园缺口300所。

  与“入园难”相伴生的是,一些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存在的“入园贵”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一些民办园,每月的费用还需要数千元。

  怎么尽快缩短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时间表?代表委员认为,要在保投入、保资源增加,通过立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上下工夫。

  有个比较,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在世界上是偏低的,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盘子中的比例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更低。目前,教育经费4%的问题已经解决。如何加大学前教育政府投入力度,把教育经费用到刀刃上,代表和委员们提出了很多深度思考的建议。

  增加政府投入,以什么思路投入、如何投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提出,要优化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解决在区域投入结构、机构投入结构和教育要素投入结构上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形成中央政府负责区域均衡,省级统筹、市县共同负责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并明确建立分区域、分项目、分重点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与分担机制。

  在扩大学前教育供给上,代表委员们献计献策。刘晓庄建议,利用农村中小学富余资源发展学前教育一举多得,既能基本满足农村学前教育的需求,又能减少校车接送。一些年轻的富余教师经过培训,转入学前教育岗位再就业,可缓解学前教育师资不足的矛盾,又能使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是个好办法。

  与全国政协委员座谈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民办教育的重要贡献时说,学前教育50%是民办的。如何发挥“民办”的积极性?代表和委员指出,要打破公、民办壁垒,尽可能为普惠性民办园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和人力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合理利用公共财政、有效盘活已有各类民办园的办法。

  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明显不足也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史贻云委员指出,很多省市未设独立的学前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样不仅难以有效履行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足以应对新的问题。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吁。目前,江苏、北京、青岛、广州、上海等省市已实施了《学前教育条例》,为全国性的立法提供了经验。两会召开前,周洪宇代表曾经专门为本报撰写文章,呼吁制定《学前教育法》,本次会议上,他又专门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尽快立法。史贻云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颖,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等都在会上呼吁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有了法律保障,学前教育的投入机制、管理机制、职能职权就非常明晰,同时,教师的职称问题、工资待遇、培训和进出机制都容易得到解决。”刘希娅说。

  为了给学前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周洪宇、北京锡华集团董事长张杰庭等代表和委员还专门向大会提交书面建议,吁请创办《中国学前教育报》,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服务。创办《中国学前教育报》,这是我们融和在整个学前教育梦中的一个“小梦”,我们期待着,它和学前梦一起成真!(记者 刘华蓉)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