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拥抱世界(3)

2012-08-10 15:2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国防大学有25名学外语的高级军官,3名正在学汉语。瓦尔特说:“中国在世界平台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要为未来做准备。”

  2月14日,意大利罗马人民广场,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迎春联欢活动,上演10万人狂欢。

  数据报上去,总部第一时间打电话核实:这么多?!

  中方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铮说:“精彩的文化活动,让意大利公众看到一个立体、丰富的中国,更加喜欢中国文化,更加希望与中国亲密接触,谋求共同发展。”

  感受从冷到热的变化,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只用了不到5年。

  5年前学院成立时,他主动去其他学校联系开汉语课,四处碰壁。“如今,不用跑来跑去,等着他们上门!我们既教汉语又搞活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今天的中国,而不仅仅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

  在另一方土地上,孔子学院还开通了外方高层了解中国的“直通车”,成为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涉华顾问”。

  2010年,奥地利总统访华,孔子学院是正式成员;2011年,汉堡市长组团访华,孔子学院也是正式成员;不久前,匈牙利经济部成立推动匈中关系发展顾问团,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榜上有名;奥地利政府许多部门遇到涉华事务,就会咨询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

  大约1年前,奥地利国会议员、国民议会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副主席彻尔吉茨女士成了一名“孔院学生”。“你好”、“不成敬意”等常用语,她说得像模像样。

  彻尔吉茨说:“不管是国会还是奥地利政府及部门,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重要桥梁,在两国交往中扮演了‘顾问’角色,通过孔子学院人们可以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

  立足前沿、着眼高端,孔子学院独具一格的文化交流,让更多外国人摘下“有色眼镜”,没有偏见、没有敌意地看待中国。

  30多年前,意大利罗马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意方院长马西尼当学生学汉语时,罗马几乎没有中国人,只能去中国大使馆附近“感知中国”。如今的罗马,大街上不时能碰到中国人。

  马西尼认为,孔子学院的意义,在于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多样性,了解中国存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了解,可以消除误会、避免分歧”。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