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拉近中国
●不管是国会还是奥地利政府及部门,都认为孔子学院是一个重要桥梁,在两国交往中扮演了“顾问”角色。
——奥地利国会议员彻尔吉茨
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有磕磕碰碰。
2010年,汉诺威孔子学院联合其他9所德国孔子学院,组织100多名德国中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
胡春春清楚记得:临行前,一名德国老师召集学生开会,禁止同学单独进入中国家庭。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害怕”;问他怕什么,回答说“不知道”。
因不了解而误读,担忧,正是孔子学院成立之初无法回避的现实。
对很多德国民众来说,中国越来越令人感兴趣,但形象却一直“模糊,不可捉摸”。
如何突破阻碍?
连续四届德国中学生赴华夏令营,已有400余名德国中学生来华交流,和中国普通民众面对面。
胡春春说,很多学生回来作文都有同感:去中国前,本以为中国到处都是问题,但后来发现,虽然中国并不完美,却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糟糕。他们的热情和好客甚至超过了德国人……
“心态平和、目光平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传递完整的中国形象,用事实说话。”胡春春说,“这一点,孔子学院准备好了!”
在另一方土地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无论是孔子学院工作人员还是不同层次学生,都异口同声:孔子学院就像一把打开中国的“钥匙”。
这把“钥匙”,通过汉语教学、特色教育、学术研讨、文化活动等综合文化交流,打开了一个多元化中国,让外国人“零距离感知”。
一见面,1.9米大个的奥地利国防大学语言中心主任瓦尔特准将,递过一本小册子——《常用汉语会话及军事词汇手册》,由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为他们量身定做。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