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中国大学怎样认识战略规划?又怎样规划未来?(5)

2014-05-20 09:44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关于规划文本,不同层次高校在内容涵盖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层次越高的学校在使命、愿景、发展目标、环境评估与分析等宏观方面表述得越为清楚,层次越低的高校更重视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确切方案等的制定。其中,民办高校的规划相对更完整,这些学校能够很好地在规划文本中将从宏观考量到微观落实的各个环节落到纸面上,基本各项得分都高于平均分值。可见,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因更明晰的权责关系,其运作模式或更近似于企业,战略规划模式也更近似于企业。

  高校会采取措施促进规划的落实,比较重要的是将资源分配、人事考评与规划落实挂钩。在这方面,不同层次和归属的学校表现出显著的差异:211本科非常重视资源分配与规划相结合;专科学校非常重视规划与人事考评相结合;而非211本科的规划则与人事考评或资源分配结合得都比较弱。在不同归属的学校中,部属学校人事考评与规划关系很小,规划实施主要是通过与资源分配相结合;省市直属学校规划实施上人事和资源分配的支持力度都很弱;而民办学校则非常重视规划实施与人事考评和资源分配相结合。可见在规划的落实上,211本科高校和部属高校非常注重使用经济手段;专科学校非常注重使用行政手段;民办学校同时注重使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非211本科高校和省市直属高校在规划与实施具体措施的结合上较弱。

  关于对规划落实情况的评估,受调查学校采取内部评估形式的占到52%,内外部评估相结合的占到32%。其中211本科以上学校采用内部评估形式的占到67%;学校层次越高,越容易采用内部方式评估,学校层次越低则更依赖外部评估力量。(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