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早朝声入梦,一江春水暖先知。
生意可人春潮涌,财源似水秋果香。
一楼风月当歌饮,万里溪山带醉看。
2.下列各句填入文中横线处,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雨中丛树万人家
B.雨中绿树隐千家
C.坊间丛树掩万家
D.坊间绿树有人家
以这样的题型考查考生修辞手法运用,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表明高考语文将会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考查。
其次,强调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如样题中的第4题设置的情景是工作人员因多收客户费用而登门退款并道歉,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最合适的语言是哪一项。这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语言情境,在生活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到样题中增加了俗语的考查,去掉了字音辨析和语病辨析题。
第二、古诗文阅读重视理解,诗歌强调在对比中阅读、理解。
文言文样题用2013年的高考题替换下了2012年的高考题,主要就在于对文言文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能力的考查更加明确了,这样的题型要稳定下来并且延续下去。
诗歌阅读强调比较中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经典题型2004年和2012年的高考题依然被保留下来,这两个题都涉及了对比阅读。
样题中增加了一个新题型,在文言文本中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诗歌的理解。这种新题型,与文言文结合,考查形式会更灵活。
第三、诗文背诵增加理解性背诵。
今年的诗文背诵考查注重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联想诗句。古诗文的默写,不再是单纯的上下句的默写,而是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考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准确理解、透彻理解。
例题:
在横线上填写所引诗赋的句子:
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_,_。”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第四、现代文考查方向更明确。
科技文阅读样题用2013年的高考题替换下了2008年的高考题,变化就在于更侧重于应用文本中的知识或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也是强调应用。散文阅读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旨能力的考查,变化不大。
另外,今年的背诵与默写篇目范围没有变化,但标题改为了“识记与理解的篇目”,这也是为了适应考查形式的变化而做的改变。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