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中三年经历考试千场 孩子成分数“奴隶”(2)

2013-02-15 10:21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高分非高能,心智受禁锢

  曾几何时被媒体热捧的“高考状元”,走上社会并不见得有多大成就。据《中国高考状元职业调查报告》称,32年来高考状元成才者寥寥,在杰出的企业家中没有一个“高考状元”,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中也难觅“状元”们的身影。在我们这个被称为“奥数大国”的国度里,不少获奖选手在用它敲开升学大门后便远离了数学,结束了他们“被数学”时代。因此,国内数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文俊院士、杨乐院士等一致认为“奥数有害”、“奥数与数学无关”。

  最近,韶关学院一位在读大四的学生王晓威因英语不好,四级都未过,考研(微博)无望。可他却攻克了一个世界级的数学难题,其论文被国际数论界的最高学术期刊《数论杂志》收录。此论文最先是寄往国内某数学权威刊物,却遭受冷遇。这一事实启示我们的教育界和学术界,不要总以分数论成败,以身份定取舍,而应让那些“小荷才露尖尖角”们围绕兴趣之所在、性情之所钟、梦想之所寄,尽情发挥,因材施教,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成才机会。

  我们的孩子们不仅心智受到填鸭式教学方法的禁锢,其体质也在日益加重的“书包”压迫下每况愈下。据《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显示,7.5万名高招体检学生中,完全合格的不到14%,除视力不足、超重等老问题外,脊柱侧弯、血压增高等病态也在增加。

  盼教育回归理性,让孩子放飞梦想

  “育德、启智”是古今中外都不否认的教育宗旨。我国在宪法中明文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魄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时日已久,可应试教育的痼疾难于治愈。其实,考试制度本身作为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手段之一并没有错,教辅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帮助学生开启智力、巩固和扩大知识面自有它存在的必要。问题是当今我们没有按教育的规律办学,没有按人才成长的规律育人。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真正改革教育的评价体制,建立起多元的选才和育才标准,秉持“育人第一”、“学生第一”的理念,多关心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将他们从沉重的书包和考分的重压下解脱出来。

  最近有报道称,山西省新绛县一所高中每天只上半天课,将“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改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愉悦了,升学率也未降反升了。这种给孩子们减压的实践,可以说是我国未来教育之路的有益探索。

  孩子们的梦想是一个民族创新的灵魂。我们爱孩子就应当悉心呵护他们的身心,放飞他们追求自由梦想的翅膀。只有有了梦想的种子,才会有未来的参天大树。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