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句话在云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首次招生时,似乎得到了验证:计划招生20名,3000多人报名。但考生们如此巨大的热情并没有催生更多的书法专业出现在云南的高校里。截至目前,云南仅有云师大和云南艺术学院开设了书法相关专业。
尴尬困境:只是方向不是专业
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最重要的代表。在建立中国文化体系的过程中,书法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书法扎根于中国文化,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教育,成形于私塾教育,而在西学教育模式的格局下,书法教育的尴尬显而易见。
近年来,虽然大学书法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美术院校在书法教育上已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但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现在还未真正实现。
从历史上看,魏晋开始,书法就已经是独立的学科了,而在现代高等教育中,虽已经有书法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也可拿文凭、授学位,但在大学专业设置中,书法还只是美术等专业下的一个方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专业”。而更为尴尬的是,目前高等书法教育学科方向不太明确,而大学书法专业办学多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完整的教学大纲,更不要说统一的教材了。这是目前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最大、最突出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云南更为突出。
在中原、江浙一带,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书法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近年来,这些地方的高校书法教育迅猛发展,培养了大批书法专业人才。虽然云南也有不少书法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受地域等因素影响,云南书法的整体实力和水平远远落后于这些书法大省,如果高等教育再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在师资方面,高校书法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也是制约书法专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云师大书法专业目前只有两位专业老师;云艺开设书法专业后,采用多种方式,想引进或招聘高学历的书法教师,但至今仍未引来“凤凰”。在拟定教学计划,确定所开设的课程时,各高校也只能根据现有师资力量进行课程安排,开设课程的不规范性,更凸显出书法专业的尴尬境地。
探究缘由:担心就业成制约因素
云南大学是目前云南省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高校,学校本科共设有80个专业,其中没有书法专业。
记者在采访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森时得知,虽然李院长自己很喜爱书法艺术,而且有一定的研究,但他对书法的偏爱并没有诱导他在开设书法专业上跨出第一步,“学院暂时没有开设书法专业的设想”。
李森认为,中国人的情怀很重要的一部分就体现在文字中,书法教育是中国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也是文化参与的必经之路,在他看来“字都写不好,还能干什么”。但说到开设书法专业的相关问题时,李森道出了不开设书法专业的原因:“就业困难”。就业困难会导致生源短缺,而办学效率低也是学校不愿意投入人力和物力的主要因素,而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制约书法专业发展瓶颈。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成联方是云南省目前唯一的一名书法博士,他任教于云南大学,云大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很多专业都开设有书法选修课,成联方在创作与研究的同时,也为艺术与设计院的本科生上课。他希望云大能开设独立的书法专业,以培养更多的书法专业人士。“书法不同于绘画或者其他艺术门类”,他认为,云南大学要培养的书法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文字学、文学、传统经学以及书法史论,当然还要有书法创作等这些学问,才能称之为较为全面的专业人士。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