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雕塑)专业:以继承传统、拓展未来、服务社会为原则,设雕塑、公共雕塑两个专业方向,在雕塑专业方向设具象雕塑、实验雕塑与雕塑材料三个工作室,以此构成一个集学术研究、技巧训练和创作实践为一身的专业雕塑教学实体,旨在培养未来在文化、艺术、城建、园林、教学和科研等部门从事雕塑艺术创作、设计、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泥塑、素描、雕塑创作基础、雕塑材料、雕塑史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2004年始实行五年制教育。
雕塑(公共雕塑)专业:以雕塑专业系统的教学体系为支撑,以严谨的造型训练为基础,并在雕塑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雕塑艺术的外延和内涵,通过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交叉研究,以城市空间为载体,通过艺术介入空间强调雕塑艺术的社会价值以及与当代城市文化发展形成互动,并且利用多种媒介拓展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与形式,旨在培养从事城市设计及公共雕塑创作、教学和科研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泥塑、素描、雕塑综合材料、公共艺术创作、公共空间设计与表达、公共艺术理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实行五年制教育。
摄影(摄影)专业:培养能从事图片摄影、数字化影像、传媒处理与制作,熟知平面广告、艺术设计基本规律,并能以此手段进行艺术设计与创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摄影基础、场景设计、黑白影像、数码摄影、大画幅摄影、影视基础、影视剪辑、动画基础、影视艺术短片创作、专题摄影、数字影像平面表达、视频包装、广告摄影等。
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信息的沟通与传达为专业方向,着力培养从事视觉空间设计、品牌设计、平面设计、编辑设计、网络交互设计、广告包装设计及视觉整合设计的高级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设计概论,观察记录,平面造型,色彩语言,空间形态,综合表达,图形基础,插画,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图表设计,编排基础,角色设计,动态图形,网页设计等;2、专业课:印刷材料、工艺与书籍设计;消费心理、行为学与整体包装设计;品牌策略与整体视觉形象设计;广告设计;用户研究与交互设计;另有分别专注于媒介与视觉,交互与视觉,空间与视觉三个方向的专题课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品牌广告设计)专业:针对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产业状态,和因应中国自主品牌创造的现实需求,品牌设计专业方向重点在培养具有品牌观念和意识方法的设计人才,能从事广告、品牌、包装等具体的专业设计工作,并能以创意创业,成长为中国创意产业的助推力量。除一年级由本学院基础部负责设计基础课教学外,从一年级下学期后半段开始进入本专业方向教学。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包括标志字体图形与编排基础、影像基础与数码暗房、品牌视觉系统设计、品牌包装设计、文案撰写、广告创意及表现、情境广告、营销传播、品牌塑造、品牌角色设计、广告影片等;2、专业课,包括品牌与空间视觉、品牌新媒体传播、设计管理与策划、品牌设计各专题(视觉与包装专题、广告专题、商业创新专题)研究等。
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专业:培养将信息技术与传播艺术相结合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本专业探索人与物之间一切可能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多种媒介技术,并实现有效信息传达的方法。为传媒、产品设计、互联网等产业培养信息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等方向人才。
主要课程:1. 专业基础:观察纪录、平面造性、色彩语言、动态设计、声音与影像、编排设计;2. 专业课:信息架构、动态设计、声音与影像、交互设 计、网页设计、体验设计、界面设计、视觉文化、创造性编程等。
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美术学院的设计艺术氛围和艺术教学综合资源为依托,培养具有人文精神、艺术与技术创新能力,能在设计行业、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从事室内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及相关专业设计、教学和科研人才。
主要课程:1.专业基础课: 设计初步及建筑图学、建筑技术、形态与空间、界面与行为、空间与材料建造、案例研究、情景与建构 2.专业课: 设计策划、建筑及其外部空间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场地测绘与规划、建筑结构深化、毕业设计专题、建筑光环境设计、专业考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