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本应朝气蓬勃,为何变得弱不禁风?教育专家认为,高分的代价是体能的下降,这反映了如今教育环境所造成的制度性缺“钙”。在高考的压力下,许多学生一门心思沉于题海战术中,身体一天天损耗透支,健康最终受到伤害。不少体育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缺乏健康知识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也反映出早期健康教育的缺失。
思考:家长应更关注孩子的健康
事实上,问题根源并非在大学阶段。教育专家黄玉山表示,从小开始,学生家长往往会忽视早期健康教育。不少家长宁愿让孩子多吃两只鸡腿,也不会敦促孩子去锻炼半个小时。也就是说,不少孩子在早期家教中就没有学到健康知识,早期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成了学校的事。
保文莉坦言,大学生的体质已经不如从前,十分缺乏体育锻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不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此外,教育体制也决定了体育课的边缘化现状,许多中小学只注重高考科目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和健康。
董一凡认为,现在中小学生大多没有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身体基础没打好,许多学生的周末及课余时间都是忙着参加各种补习班,而忽略了体育锻炼。一旦进入大学,所有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缺少必要的锻炼意识和健康知识。要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同配合。比如学校可以提供一些条件,比如相关课程和运动设施等。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邢文华也表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差,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他建议,大学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锻炼场地和器材,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保证体育课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能正常开展。此外,家长们也应更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督促他们进行体育锻炼。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