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抢人”不利于学校公平竞争
“这种‘抢生源’对其他高校有失公平,本身就反映当前高校教学环境不公平。真正的抢生源并不是利用录取优惠政策等手段,而应该通过教育质量和服务来赢得学生的青睐。”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抢生源正反映出当前的数据政绩观念,也表明在并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上,我们的高校并没有真正做好竞争的准备。
熊丙奇说,这几年有很多学校通过制造自主招生时间冲突,或是将招生录取批次提前来广揽生源。“抢生源手段层出不穷,正是目前数据政绩观的体现。如果学校重视学生的培养,应该从招生、培养到毕业的整个过程着手,但现在学校关注学生分数有多高,以此来评价招生工作是否成功,由此,不仅可以塑造形象,也能获得业绩,为短时期功利教学目标服务。”
熊丙奇举例说,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每年发放上百张录取通知书,可能最终只有60%~70%的录取率,学生进校后还有再选择别校的权利,这才完全赋予了受教育者选择的权利,学校也由此更加鞭策教学质量的进步。由此来看,我们的大学并未做好竞争的准备。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