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处理学校人员是否违规、讨论决定学位授予标准、审查老师是否可以评上教授、老师著作是否涉嫌抄袭……根据《北京大学章程》(公开征求意见稿),北大学生将有机会享受这些权利,同时北大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也将有学生代表参与。
高校管理引入学生参与,这不是第一次。从2012年起,南开大学就在校务委员会中为学生代表设固定席位,而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则有“学生校长助理”。就在最近,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也聘用了5名学生担任特殊的岗位——校务参事。这些不约而同的举措,对于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美则美矣,目前还应该保持审慎乐观,毕竟,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很多高校都曾成立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力图推进教授自治或学术自治,但在行政化的语境下大多折戟沉沙。学生参与治校能起到多大作用,又能走多远?我们期盼并关注着。就像2012年南开大学让学生进入校务会时,校长龚克说的那样,这是“一种学习过程、一种社会体验、一种公民的民主体验、一种成长的经历和职业的准备”。(云南 龙敏飞)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