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李希贵:后行政班时代的教育追求(2)

2013-09-14 04:3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其实,今天的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这样一来,教育也就变得理性,而效益却大大增加——

  传统的校园里教多育少,早已构筑起了一个学生成长的样式,将那些千姿百态的学生一一地嵌进去,如果其中哪一位不肯就范,说服就成为我们首要的工具。

  我们并不去以同理心换位思考背后的原因,有时候甚至也不去探讨其中是否有合理合情的成分,经验、权利、交织着一些教育“机智”,最终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被征服,我们的想法终于嵌入了学生的脑颅替代了他们的想法,于是,教育一次次获得“成功”,而校园里却越来越没有了学生的热情。

  其实,今天的校园里应该少一些说服,多一些对话,在师生对话中,老师把自己和学生都看作平等的一方,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放在一个天平上权衡。这样一来,教育也就变得理性,教师可以淡定从容,学生也可气和心平,教育的效益却大大增加,其持续性、持久力也非同平常。

  平等对话的效益远非如此,更加重要的是由此生长起的学生的思想。当学生的想法时时得到呵护,创造的幼芽随时得到浇灌的时候,他们的想法便如雨后春笋,于是,对话的机会在校园里便会随处可遇。当我们放弃一定要说服别人的习惯,便会欣喜地发现,在学生们坚持的观点里,正有着我们的追求;在学生们追求的理想中,正有着我们的坚守。只是过去我们从没有认真审视过学生们的想法罢了。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