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中国学生可否闯过留学的“好望角”(3)

2013-04-07 14:27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虽然在本国大学一席难求,巴西学子却不愿负笈留学。为了迅速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巴西总统宣布学术无国界项目,2014年年底前向外输送75000名奖学金生,其中1万名前往德国。为此,德国鲁尔地区都市集群大学联盟2011年5月首先在里约热内卢随后在圣保罗开设办事处。德国其他高校纷纷效仿。这些众多校际合作项目最终汇集于设在圣保罗的德意志学术与创新之家,2011年5月6日由时任德国总统奠基,2012年2月14日由德国外长启动。至今年3月底,巴西与德国共签订399个高校协议。德国—巴西学术促进基金也正在筹措之中,旨在激励更多德国学子、学者前往巴西。德国此举实属无奈,因为美、英、法诸国高校亦在向巴西示好。

  留学:中国通向未来的“好望角”

  巴西圣保罗大学跻身今年3月份发布的最新《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行榜”百强。除中国之外(中国大陆2所、中国香港3所、中国台湾2所),金砖国家独此一所。印度、南非、巴西三国教育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印度媒体慨然坦言,本国在社会发展上落后中国15年至30年。

  南非首屈一指的地标叫做好望角。好望角,意即可眺望美好希望之岬角,前提是闯过这片国际航运风暴区。留学亚非拉犹如勇闯好望角。华夏学子能否闯过中国通向未来的“好望角”?

  一睹三国高等教育之现状,中国学子的目光仍需眷顾亚、非、拉三大洲。遑论原料基地与成品市场的开发,仅就教育而言,中国留学生便可担纲中国教育的形象大使,以点燃三国学子来华留学愿望,由此,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足以更上一层楼。何况,教育抑或文化堪当无坚不摧的全球竞争力,留学生本为最佳民间外交使节。在当下留学大众化的时代,留学市场呈现出留学动机私密化、留学国度高端化、留学专业个性化、留学成本家庭化、留学机制产业化、留学效益自足化等特点。在此背景下,向以三国为代表的亚、非、拉三大洲输送留学生,此举仍需置于国家战略高度。(俞可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5日第8版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