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高校新生“三件套”引热议 还记得当年开学装备吗(2)

2012-08-24 11:4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60后、70后、80后、90后,他们的入学装备大不一样

  亲,还记得那些年你的大学装备吗?现在请随记者一道,去看看60后、70后、80后以及90后的入学场景。

  60后:家庭条件好的,能买一块“山城牌”电子手表

  从大学走过的60后,开学装备通常是被子、脸盆等生活物件。如果家庭经济实力较好,一块“山城牌”电子手表就非常不错了。

  1979年,刚满18岁的徐乐平参加高考,顺利进入重庆大学。因为家里困难,他选择了免收学费的采煤专业。那一年,怀里揣着不到10元钱,他独自坐上公共汽车前往学校报道。如今,徐乐在高速公路工程行业担任总工程师。

  “开学装备很简单,除了一张竹席,其他东西都是旧的。一只旧箱子、一床被子、几件旧衣服。个别条件好的同学,能买一块‘山城牌’电子手表。”徐乐平说,当年自己所在考区共有2000多名考生,很多是下乡知青,最后只有两人考上本科,一人上了专科。入学时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到了大三那年,市民家中开始出现黑白电视机,系里也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

  70后:部分同学有了收录机 ,主要用来录英语

  到了八十年代,学英语变得很流行。这时,部分大学新生能带着收录机进入大学校园。

  “进入大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能读很多书’。”1988年,陈女士考入大学,刚满18岁的她还很懵懂,“入学装备就几样,都很普通。”热爱阅读的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

  也有羡慕别人的时候,陈女士说,班里有些女同学买了收录机,不仅能听流行歌曲,还可以录英语,特别带劲。大概到了1991年,陈女士的同学当中,就有人开始使用传呼机。

  80后:2002年手机开始流行 ,85后入学要带MP3

  在80后群体中,85前与85后的入学装备有很大不同。

  2000年,生于1982年的吴先生从陕西老家考入安徽大学。因为不习惯南方食物,家庭条件较优越的他,第一个月花了1000元。那一年入学,吴先生还办了“粮油证”--凭着这个证,就能购买粮食。入学时,吴先生没带任何数码产品,但听说隔壁班有一名男生带了台式电脑来,价值1万多块,不过学校电压负荷不了,最后只好卖了。到了大二下学期,也就是2002年左右,女生中间开始流行手机。

  与85前不同,MP3和彩屏手机是85后最为普遍的入学装备,也有许多人会购买笔记本电脑。2007年,李琳茹进入重庆理工大学,母亲为她购置一台惠普笔记本。到了大一下,班里大部分同学都买了电脑。

  90后:“果粉”来了,还有人带着单反相机入学

  在90后大学新生群体中,带着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入学较为普遍,通常还有PSP甚至单反相机。

  90后女生欧阳(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下周她将到重庆师范大学报道。为了奖励她考上大学,叔叔送了欧阳一部苹果手机。

  “虽然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班里就有五六人买了苹果手机,但买普通数码产品的同学还是更多。”欧阳说,大多数同学都在今年暑假买了笔记本电脑,目前她正在考虑是否购买。(记者 任思聪)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