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宁可多花钱,也要赢在起跑线上
7月23日上午,烈日下,武汉水果湖路上的一家培训机构门口围满了等待孩子下课的家长。
家住广埠屯的陈女士介绍,儿子即将升入三年级,此前一直没有上过培训班,“今年暑假,孩子的同学大多报了培训班,我就想也要给儿子报一个”。
陈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她准时把孩子送到培训班,自己再去上班,11点再从单位过来接孩子,中午吃过饭再把孩子送到美术班,“上培训班这几天,感觉孩子挺累的,我也累,但现在累一点,孩子将来就能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一放假就没人管,只能在家附近找个培训班。”不少家长反映,暑假孩子没人照顾,还不如花点钱报个培训班,“既省心又有安全保障,孩子还能多学点知识,一举多得”。
上培训班费用不菲。家住江汉区的许师傅给孩子报了几个培训班,上午是语文和英语,每科800元;下午是数学和物理,分别交1800和1200元。许师傅解释,数学和物理专门挑了骨干教师班,“只要教得好,多交点钱也无所谓”。
培训机构:火爆背后有市场支撑
记者走访发现,在徐东、街道口、光谷、亚贸、武广等多个商圈附近,举着“小升初”、“初升高”衔接班牌子的促销人员随处可见。不仅在中小学门口摆设了报名点,有些培训机构还在学校密集的公交车站发放招生简章。
在武汉市青少年宫,数十种培训项目都火爆异常。不仅教室里座无虚席,走廊上接送孩子的家长也站得满满当当。记者随意走进一间乒乓球教室,约20张乒乓球桌不仅全部投入使用,休息区里也坐满了等候的学生,有的陪练甚至要同时兼顾四五名学员。一名陪练教师向记者抱怨:“每天都是从早打到晚,学生一拨一拨根本教不完,从来没有这么累过。”
家住中北路的胡女士想给儿子报个离家近一点的课程培优班,但令她头疼的是,家附近的培训机构均已报满。胡女士只能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水果湖,“以前是有钱不愁报不上培训班,现在只要有培训班就不愁招不到学生。看来明年要早一点下手”。
记者在水果湖一家培训班看到,3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围坐着30多名学生。该班负责人介绍,由于场地和师资有限,往年这个班都是只招20人,结果今年还没到暑假,很多家长就提前报了名,如今培训班已严重“超员”。
家长有需求,培训班就有市场。一个正在从事暑期培训的教师透露,往年补一门课只收五六百元,今年有些培训班一天就要100元。稍有名气的教师每天至少可以带两个班,按照每班30人计算,教一天下来,收入就是6000元,“除了场地费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一个暑期挣个十几万根本不是问题”。
专家:尊重学生意愿把暑假还给孩子
“把暑期变成‘第三学期’,只会把孩子继续局限在课堂里,让孩子难以更多接触、了解、认识社会,难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并不利于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随着社会办学不断兴起,各种培训班正在不断升温,而那些办班者鱼龙混杂,许多都不具备资质。他们办班的目的都是受利益驱动,可以说是“唯利是图”。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再加上从众心理,纷纷把孩子送去补习,一味把孩子绑在书本上,更加助长了社会补习现象。”一位从教多年的资深教师表示,其实学生的好成绩并不是“恶补”补出来的,孩子成才应当是全面的,把暑假还给孩子,对他们成长成才有益无害。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