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文言文翻译“神器”:是有效工具 还是娱乐游戏?(2)

2014-07-28 16:48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外国人眼中的文言文

  在喜爱中华文化的外国人看来,中文的形之美在于汉字,中文的韵之美则在于文言文。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师肖宁遥回忆起在海外教学的经历:“我在印尼讲学时,曾经教授古代汉语。当学生读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不禁莞尔;当读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不免嗟叹;当读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觉潸然;当读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禁感慨。从学生上课时虔敬的眼神,以及课后递来刚写就的小词,我知道,他们能够理解文言文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马来西亚留学生瑞琪从小学习汉语,水平不低。她认为,文言文句子优美,内涵丰富,是汉语的精髓。“用文言文翻译器把现代歌词等通俗的话语翻译成文言文,能唤醒人们对于文言文美感的触觉,让更多的年轻人以更容易接受的轻松方式走近文言文。”她说。同样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廖蕙杏告诉记者,她最喜欢的一句文言文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文言文翻译器不必当真

  对于文言文翻译器的态度,网友和专家褒贬不一。“90后”网友小周对此很是推崇。他说:“尽管文言文是汉语言精华,但现代的人们不可能整天用文言文交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采用翻译器的方式来传播和继承文言文是挺好的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蓝则认为,文言文翻译器充其量只是一个语言游戏工具,其翻译结果离真正的古文翻译相差很远。比如,把《诗经·周颂·般》中的“嶞山乔岳,允犹翕河”翻译成了“嶞山泰山,允还合河”显然是不对的。连《诗经》这样的常见古籍都对付不下来,可见我们对于文言文翻译器不能当真。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教师苗笑武说:“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新鲜的技术手段吸引网民关注和使用文言文无可厚非,但要注意翻译的正确性,以免被误导。”她建议,不妨本着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日常生活的书面表达,如短信、微信、微博中引入文言文的短语句,这样既可以提升用语效率,也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些许小情趣。

  不论是真心喜爱,还是游戏娱乐,文言文就在那里。不论通过何种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和使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无疑是件好事。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