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国人书写能力普遍退化 你还会写多少汉字(2)

2013-08-13 23:4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书写设备的改变不可逆,“换笔”是科技进步的结果

  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让不少人产生了警醒之心,甚至有网友喊出了“拯救汉字危机”的口号。

  不过,另一方面,考题的设定也受到了一些观众的质疑。网友“_乌鱼_”抱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拿各种一辈子用不到的生僻字作为竞技内容”。“网警小轩”则表示,“汉字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考察过生的汉字不见得有用,应该也注意一些不难写,笔画并不复杂,但容易犯错的字。”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书写能力的退步是文字工具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必过于忧虑。“要是出现不会写的生僻字,用智能手机、电脑一查就知道,善于‘假物’也是一种能力。”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盛玉麒认为,汉字作为书写符号伴随工具的进化经历了“刀笔、软笔、硬笔”的演变,现在已经到了“机笔”阶段,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当前常用汉字约有2500个,掌握之后足以读懂99%以上的通用汉语语料。汉字不会西化,更不会消亡。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也说,未来书写设备的改变是不可逆的,节目的本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醒大家”,并“重温汉字的美好”。

  “目前不少人正在为汉字手写的传承担忧,担心以后人们汉字的书写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是此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裁判之一,在她看来,这个节目把小学里“汉字听写的小测验”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汉字听写盛会”,为普通大众使用汉字提供了一个正字、正音的大平台,具有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双重意义。

  “汉字用来记写汉语并传承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程荣说。到现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的反思和讨论仍在继续,但正如参赛选手所说,“不论输赢,最后胜利的都是汉字。”

  (综合周飞亚、胡晓萍和新华社报道)

推荐内容>>多数人提笔忘字 汉字为何变成“陌生的熟人”

  快评

  别忘了笔尖上的美

  只有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只有10%的正确率。一个暑期的电视特别节目,变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汗颜的“公众考题”。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