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赢在起跑线”的观念,让多少父母领着孩子疲于奔命、焦虑地赶着场子,而冲刺的终点就是大学的校门。许多父母可能没有想到,即使在你的推动下,孩子终于打开了大学那扇门,却可能发现并不是一条星光大道,而是一片茫然。
另外,我们的高等教育也要负起责任来,不能停留在“安乐椅”上办专业的水平上,对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教育需要到位,不仅仅是帮他们毕业时能签到就业合同的问题。
学生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帮助?他可以有哪些方式帮助自己?
生活中挑战处处都在,面对和逃避都是一种应对方式,不如意和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碰到时是个体成长的一个机遇,有时会被“卡”住,出现各样的困扰,身体的、心理的、行为的。这时人们总是首先用自己惯常应对困扰的方式自助,还会在自己的亲友等社会支持系统中寻求帮助,很多人都这样走出来了,有的还得到很有意义的锻炼和成长。
心理辅导是提供专业心理帮助的工作,有着严格的专业和伦理规则,如果被“卡”住也就是有困扰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在感到自己想法、情绪或行为的痛苦难以容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走不出来,甚至身体也不舒服时,以及觉得自己的痛苦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进行或效率,生活、交往都不能像自己平常那样自如,就是所谓生活和社会功能有所下降时,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听听他们的建议。社会发展到今天,需要帮助时,善于利用专业和有效资源主动寻求帮助是一个自信、坚强和爱护自己的人的优秀品质之一,心情或状态不好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正体现了这样的品质,而不是什么“有毛病”、“不正常”,希望大学生不要受社会偏差观念影响,歧视接受心理辅导的人,这样等于就是歧视自己。我们的身体常常会有些不舒服,需要认真对待,心理也一样,这很正常。
大学里,学生自助不是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问题。这又要说到上面“长大”的话题了,建立自己的有效社会支持系统,在自己有困扰的时候能从中感受到尊重和理解,接纳和支持,陪伴和帮助,自己能有一个安全的人际系统可以最“不设防”的表达、疏泄,不仅有困扰时能提供帮助的价值,还具有预防困扰发生的价值。另外,大学生“自助团体”,如许多高校都建立的大学生“心协”能发挥这样的作用,还有建立诸如QQ群、微信群等,经常性地举行一些“心理沙龙”、符合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特点的专题活动、一些面对具体的共同挑战的同学在一起搞应对活动之类,都可以考虑。
其实,产生心理困扰极为正常,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自己处理和解决的,大学心理健康工作者有心地协助同学们开展“自助”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上述讨论都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每个人都不会拿自己的生命价值开玩笑,包括我们的儿童青少年,无论我们怎样,他们都在探寻,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偏差,但是我们会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正在生机勃勃的成长。(记者 李玉兰整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3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