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负之下的家长很“变态”
■舍不得吃穿,却把大把钞票送给培训机构
“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声乐,周四英语,周五钢琴,周末数学……”武汉徐女士已为5岁半的孩子报过17个培优班,累计花费近12万元。
这绝非个案。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让很多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
孩子们的重负也传递给家长,使家长们也变得很疯狂、很“变态”。“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训机构;孩子上学我们工作、孩子培优我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还要灵敏嗅出暗流涌动的培优市场孰优孰劣,口头谈论的也都是奥数、培优……疼她就是害她,总不能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失去美好的未来吧?”
这是武汉市一位母亲发的帖子《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围观”,许多家长感同身受、纷纷跟帖,认为自己也是“变态娘”、“变态爹”。
家长们的“变态”源于巨大的升学压力。由于担心孩子上不了好学校,充满焦虑与不安的家长们不停地为孩子们灌输这样的理念:我们什么都没有,只能用能力说话,用成绩说话。于是,家长也和孩子一起,在求学的道路上跋涉、拼搏,逼迫孩子尽可能地比其他孩子多学一会儿,多读一点,多考一分,从学校门口接出来,又把孩子送进培训班……课业负担,就这样叠加起来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