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研究生收费改革的“鲇鱼效应”(2)

2013-05-02 10:3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以后,国家完善了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建立多元的奖助政策体系,帮助研究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研究生所获资助总体上超过其应缴纳的学费,确保研究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事实上,从目前试点的一些高校来看,研究生求学成本是“明升暗降”,很多学校采取奖助学金制度,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其实自掏腰包读研究生的学生,非常非常少。大部分研究生都能拿到相当于学费全免的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究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试点高校普遍都实行了“导师资助制”以及“助学、助研、助管”制度,让导师从课题经费中拿出一小部分资助学生,学校设立“三助”岗位,使研究生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同时得到部分生活补助。在同济大学,80%以上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获得“三助”岗位及其津贴。

  然而,记者也查阅了有关文献,当前研究生学费及生活经费的来源主体是“家庭支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副教授2010年针对试点高校展开的一项调研显示,硕士研究生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依然是“家庭支出”,占53.2%,其次是奖助免收入(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三助”岗位收入),另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依赖于助学贷款、校外勤工俭学收入,占到16.1%。

  为此,也有学者担忧,研究生收费制度,可能将一部分有天赋、希望继续深造的优秀学子拒之门外。别敦荣告诉记者:“毕竟研究生收费不是一个小数目。事实上,此项政策推出后,已经有学生由于经济问题,正在考虑放弃考研。”

  不过,卢卫东也提出:“当前优秀人才相对短缺,各校对于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还在积极争抢,加之高校研究生资助系统日益完善,如果一个西部孩子真的品学兼优、极具科研潜力,难道会有学校真的仅仅因为经济原因就将其拒之门外?我想即使是清华、北大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