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 伤害背后是教育缺位
“宿舍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矛盾集中爆发的地方,这不奇怪。”在沈家宏看来,宿舍是一个非常亲密的空间,与家庭关系差不多,容易让人把家庭模式搬到宿舍来。而现在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家庭,这种模式里孩子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每个人都在争取自我空间,就很难和谐相处,从而带来口角和冲突。
沈家宏认为,伤害的背后是教育缺位,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现在的家庭,物质给得太多,精神需求给得太少。学校则是知识教育给得太多,素质教育给得太少”,这两方面教育的缺失,容易让人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
“虽然近期的几个案例都出现在大学校园,但其实中学也有住校生,也曾发生过类似问题。”育才中学副校长谢作树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学校应该重视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心理教育。
“比如有些学生站在高处时会有向下跳的冲动,他自己会觉得这种想法很恐怖,觉得自己有问题,但又不敢说。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在特定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想法,而最终你没有跳下去,说明你的理智控制了冲动,是正常的心理。”谢作树说,只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其实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
已从教十多年的李江雪也认为,校园内的很多冲突,大都是因为学生不知如何正确面对负面情绪带来的,“很多人采取压抑或回避的方式,压抑不住了就争吵,甚至使用过激方式”。
建议
加强生命和爱的教育
“因为琐事而动了杀机,也折射出学生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在沈家宏看来,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
沈家宏认为,加强生命教育对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非常重要。而生命教育也不能“就生命谈生命”,要通过情感教育、挫折教育等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珍爱生命是需要能力的,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很难做到。而要心中充满爱,又要从根源做起,这个根源就来自家庭。”沈家宏认为,在加强生命教育之余,更应该在家庭里加强爱的教育。
在沈家宏看来,一个人要与别人友好相处,首先自己要与自己能友好相处。但很多人更多时候是不能接受自己的,比如埋怨自己长得不够高,口才不够好。当人在拒绝、否认自己时,对别人也是拒绝、否认的,“而只有早年在家庭里获得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人,才能更好地接受自己,也才能接受、欣赏别人”。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