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观察 >

引失足少年寻找失落的世界(6)

2012-08-09 07:12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4月中旬,赵岩、王龙等一行人赶赴陕西咸阳雷鸣家中,调查所看到的情形,与雷鸣本人所描述的大相径庭。雷鸣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家里只有一间房,屋里摆设简陋陈旧,唯一的家用电器是一台老式电视机。雷鸣的母亲因患有精神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全家只靠父亲每月打零工赚的400多元钱生活。雷鸣的学习成绩也不好,总是留级,14岁了还在读小学三年级。

  雷鸣家庭的不幸和贫困,深深触动了赵岩、王龙的心,也让他们对雷鸣的犯罪成因、犯罪动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雷鸣心理健康测试症状自测量表显示,他有很强的自卑感,对外界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这也是他撒谎、

  拒不认罪的重要原因。”王龙分析道。

  回到北京后,赵岩、王龙等人又到看守所与雷鸣沟通过一次。当雷鸣听说两人到他家做过调查时,他当即惊呆了,双眼湿润了。看到雷鸣的心理防线有所松懈,赵岩、王龙便顺势跟雷鸣谈起了他的家庭、父母还有同学、老师,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那天的沟通富有成效,雷鸣终于张口交代了自己的犯罪经过。

  几天后,根据到咸阳的所见所闻,王龙起草了一份反映雷鸣身心特点、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以及社会活动的调查报告,对雷鸣再犯罪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这份报告,最终成为检察院审查起诉及法院判决的重要参考依据。

  “雷鸣最后被判处拘役的刑罚,端午节前已被释放,由他父亲接回陕西老家了。”王龙感到有一丝遗憾,“我们对雷鸣再犯罪的可能性评估为中度,建议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走出心理误区,可惜现在他已经回老家,相应地跟进已不可能。”

  目前,仁助社工事务所受西城区检察院委托,已完成对20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调查。王龙表示,通过社会调查分析这些孩子的犯罪成因,绝大部分案件都属于冲动型犯罪,尽管他们有一些不良习惯和心理问题,但犯罪动机具有偶然性、随意性。

  赵岩指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讲,更多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责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审查、判决,一定要参考他们的家庭环境、心理状态、平时表现,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