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2 政府能否放权是关键
扰攘多年的“去行政化改革”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美人下。”就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透露,教育部已经牵头调研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并将起草相关意见送交中央审批。据悉,针对学校、研究机构等,都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而这也为广东高校的去行政化指明了方向。从试点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一些成效,但采访中,高校负责人均坦言,去行政化的关键还在于这“放权”二字。
记者采访发现,顺德职院能够教师待遇自定,自主设置校内机构均得益于顺德区政府舍得“放权”。实际上,南科大办学之初最有影响力的办学方针便是“去行政化,教授治学”。然而3年来,去行政化之路走得异常艰苦。
“去行政化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全国一起才行,光一个大学局部来做是很辛苦的。”南科大朱清时感慨,落实高校自主权的核心和关键是政府放权。“高校都是政府办的,能否放权,不是光靠一两个文件”。
在他看来,包括招生自主权在内的各项办学自主权要“落地高校”,在较长时间内还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景。“比如教师的工资待遇,内地高校比香港高校低很多,学校是否有自主权,来决定教师的工资待遇,这就是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但现实情况是国家教育经费办校,那么如果待遇自定,政府是否能放心?”
广外校长仲伟和则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办学自主权算是“带着镣铐在跳舞”。“比如人事体制改革是现代大学建设一个核心,但人事权不仅是教育厅,而且是人事厅的部分,是否应一起下放。评审,用人进人,这有一些能突破却没突破的地方,有一些壁垒没完全打破”。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