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体育进高考”能否增强学生体质?(2)

2014-03-20 09:46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治本之策

  曲征(中学教师):学校的体育课被视为“副科”,体育教师一般由没有正式编制的代课教师担当,并且体育课常常成为主课(比如语文、数学)争夺的对象,在一些地方,体育课已经弱化成课程表上的一种摆设。对体育课的忽视,导致学校对体育投入较少,许多学校连一个正规操场也没有。孩子放学回家除了作业就是进培训班,倘若到街头踢球或者进行体育锻炼,便是“不务正业”。所有这些,都是高考指挥棒作用的结果。因此,让体育成绩走进高考,会从源头上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这比建立学生体质下降问责机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区县和学校在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等等做法要强得多。如果说诸如建立问责机制是治标之举,那么,体育成绩进高考就是治本之策。

  “小胖墩”不仅是缺乏锻炼

  斯涵涵(职员):首先,“小胖墩”和“小眼镜”数量持续攀升,虽与缺乏锻炼有关,但不是唯一原因,饮食习惯、用眼卫生等都产生作用,若缺乏对相关体育项目、目标人群身体素质的必要了解、一味用锻炼来予以治疗,恐怕适得其反。

  其次,“体育进高考”如何操作。在城区多数学校运动场地面积受限、中小学校体育与卫生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的现实窘境下,在代考、作弊等种种损害高考纪律丑闻屡现的背景下,如何把众多学生集中到一个或几个正规场合内进行统一考试,如何确保考试公平,是一个难题。

  再次,“体育进高考”意在加强体育锻炼,但当下,高考依然是衡量学生、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考核体系。“体育进高考”可能会促使一些学校、学生“临阵磨枪”,而在高考模式不变、学习压力不减的前提下,短期化、功利化的体育分数,只会背离积极锻炼、增强体质的目标,使得本已课业负担沉重的孩子不堪负重。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