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北京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学科

2014-01-20 17:40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前两天刚写文章说《考试说明》姗姗来迟,它就到了。1月17日,2014年度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在万众期待中开始向各区县教研下发,预计寒假内将发到每一个应届考生手中。到那时,酝酿了好几个月才面世的本年度高考语文改革方案,该当能让各位心中的大石头放下些许,当然,对某些人来说,也许是悬得更高了。

  在此,依照《考试说明》中白纸黑字印出的考试方式与示范样题,我也力图为同学们言简意赅地提炼出几个基本要点,尽量将几个月后语文高考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以免让大家复习备考时彷徨莫知所之,恐慌情绪持续累积。

  一、号称改革,换汤但没换药

  中国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有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路线图摆出来,让大家信心倍增盲目乐观,直到执行细则出现才惊觉又被虚假宣传了一回。当初高考改革方案乃至《命题会议纪要》出来时,我也兴奋过,觉得连公立教育体制都主动良心发现了,中国语文教育难道还能没救么?但这次《考试说明》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何谓“懂政治”的改革方式。

  所谓不换药,是指第一大项“试卷结构”和第二大项“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除了增加“微写作”三字及其分值10分外,只字不动,依然照本宣科似的延续了旧高考的全部考试大纲和阅卷方式,乃至于一些细节上的范围要求也完全延续。而所谓换汤,即指第三部分“参考样题”,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发生了看似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定睛一瞧,新出现的题目要么是2013年高考真题,要么是前一阵随机下发的神秘的“语文测试卷”里的题目内容,完全做到了“吓吓你而已”的表演效果。

  此前,我们已经在秋季班学案里对语文测试卷题目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解读分析,虽然出现了一些新东西,但测试卷题目的本质与知识点考查方式均没变化,无非是形式上有些诸如复制粘贴的改动。如果一位高三考生真的尽责备考,或者老老实实听我上课时说的话,多做几张外地高考语文真题卷,你就会发现,北京这点折腾,真没有超出人家早几年就开始玩的那些东西。

  至于本次改革的最大笑柄,“理解性默写”,我要专门留给它二百字。当初同学们或者为此感到恐慌,或者下定决心在考场上全文背诵逐句试验下来,甚至各区期末统考都在此设了几道还算不赖的题目。没想到《考试说明》直接延续测试卷里的虚晃一枪,一边给你语境和理解阐述,一边老老实实地给上句填下句。这种改动对本年度高考的意义仅停留在语文高考卷印刷油墨消耗量有微量上升,对考生们则充分做到了“零干扰”。

  推荐阅读: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