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异地高考开放有名无实 改革之路任重道远(2)

2013-08-16 09:08 来源:【考文考理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葛剑雄:地方政府选择性设置异地高考门槛

  对于教育部这种不调配高考指标,而且要求各省出台各自的方案,不少学者也提出了质疑,今年两会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就提到说由各地自行制订方案的精神,地方政府很容易选择性的来设置门槛。

  葛剑雄:问题是根不在地方,在中国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存在很大差异,中央政府应该来做协调工作,而不应该叫地方来支持。比如说,广州上海,我政府要对当地的居民负责,我怎么能够提出来把我们的资源都要用到外来人口里面去呢?这个就存在这个问题的,所以现在必定要提出一个准入的标准。

  葛剑雄特别提醒,异地高考首要解决的是随迁子女的教育和升学便利,而不是全面放开。

  葛剑雄:异地高考原来最早的目标是让这些在异地上学的人解决他们不方便的问题,并不是全面开放的问题。大家的目标要实事求是,一步步来。合理的实现对我们各方面利益的监控,外来人口的权益要保证,本地人口的权益也要保证。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异地高考推进难根源在分省定额录取模式上

  刘海峰:我觉得今年12个省推进的异地高考都是相对来讲现在难度比较小的省份,因为这些省份历来都是高考大省,这些省份考生众多,竞争程度比较激烈,向来是高考移民的输出地。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这12个省原来预计按够条件的考生大概有10万以上,但实际上参加异地高考的只有4000多人。虽然这些省份放开了,但是异地考生在当地考可能竞争的激烈程度比回原籍考更激烈。很多考生还是选择回原籍考。

  刘海峰:不同省区推进的速度不一样,这是必然的,高考录取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分省定额录取的格局,在这种分省定额录取的情况下,各省的录取率或者上好大学的差异性本来就很大。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的省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恰恰也就是上好大学,或者我们现在讲的985、221大学录取率比较高的地方。外来人员和本地人会形成冲突或者说矛盾。如果是要放开,那么就要打破分省定额录取。但是如果不按分省定额录取的话,可能有很多省市只有一个能上最好的大学。

  各地高考加分政策数量庞大项目繁复

  高考照顾政策分为两种,一类为直接加分,另一类为优先录取。北京市高招办主任袁槐莲透露,考生中享受10分至20分投档加分的共9700余名,享受优先录取的共3600余名,然而今年北京市高考的报名考生总数为72736名,这就意味这北京市高考考生总体照顾率超过了18%,几乎每5名考生中就有一人享受照顾,平均每8名考生中就有一人享受直接加分。

  广东省考试院公布了今年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今年享受加分政策的有3521人,比率是0.48%,差不多是两百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可以加分,加分的考生里面少数民族占了66%,其他的加分类似有竞赛获奖型、省级优秀学生、退役军人考生、立功军警子女等等。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