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关注少,考得有些懵”
“语文挺好考的,和往年难度差不多。”昨天下午5点刚过,华师大一附中考点,一位率先走出的女生,笑着挽着妈妈的手离开。
“语文确实挺简单的,基本上是考一些文学常识。”大同中学的小李回忆称,语文题中考到了李白的诗风、苏轼与“唐宋八大家”、莫泊桑的作品等等。
时政题较往年多了不少,这是很多考生对今年“千分考”的印象。“2012年于火星登陆的美国探测器叫什么名字?”、“2012年袭击美国带来巨大损失的飓风叫什么?”、“欧盟最新的援助机制叫什么?”……一些平时较少关注时事的考生坦言,看到这些题目有些发懵。
松江二中的一位考生告诉记者,感觉今年的考试要略微难于往年,数学考题的计算量也很大。三个小时的考试考得晕乎乎的。
另一位考生则对一道“笔友题”印象深刻:“说是一个女孩喜欢交笔友,但是她妈妈反对,问这个女孩怎么样的回答最得体。”“理科题目偏难一些,有一道题是说,一个宇航员在宇宙中看到了地球25%的表面,问这个宇航员距离地球的距离。”青浦高级中学的高三学生小王说,相比而言,今年“千分考”中,语文,英语等常规科目并不是非常难,也出现了与往年考试中知识点相似的题目。
据悉,“千分考”考生可在3月2日左右登录复旦大学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和笔试结果。参加苏、浙、沪地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的上线考生,复旦大学将于3月8日至10日集中在复旦校园安排面试。
校方:避免考生因应试惯性思维追逐“真题”
目前流传的题目都由培训机构设计或由考生回忆
复旦“千分考”至今已举行了8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前几年考生普遍对考题感到陌生,不习惯这样的综合测试,不知从何准备相比,这两年,考生对“千分考”有了更多地了解,随着一年年的考试,“真题”也越积累越多,考生的“复习资料”也越来越多。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近20名考生,超过2/3的考生都表示,备战“千分考”主要以做往年的“真题”为主。一位考生说,春节期间,自己做了将近1000道“千分考”的真题和模拟题,对熟悉题型和掌握考官出题思路,还是有效果的。“考下来虽然没有押到题,但是有一些知识点也涉及到了。”
不少考生也在微博上晒题。有个别考生自称,今年的复旦“千分考”语文部分出现“陈题”身影,也就是在“真题”中做过类似的题目。
海风教育负责人郑文丞则告诉记者,自主招生培训多数是以往年的“真题”为基础,让考生熟悉题型,同时根据“真题”的出题范围,再自行设计一些模拟题。谈及“真题”的来源,郑文丞表示,前几年多是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这几年则主要依靠考生回忆,不过至今为止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千分考真题”。
“目前社会上流传的题目基本都是各培训机构自己设计的模拟题或者考生回忆出的题目。”复旦招办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复旦官方从未向社会大范围公开历年考试题目,此举是为了避免考生因“应试”的惯性思维追逐“真题”或者所谓题库,这样“千分考”的本意才能达到,才不会造成新的“应试”。同时他强调,“千分考”的试题每年都是百分之百更新的。
复旦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复旦水平测试的科目为“综合”,就是考察高中文化课程综合知识的笔试。“我们反对中学阶段就文理分科,反对‘条件反射’式的题海训练,反对应试教育和功利心态。我们希望,复旦水平测试、申请入学、专家面试这样一个过程,能对准备和参与的中学生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林颖颖周卉)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