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之争:异地地高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
熊丙奇:当前计划录取制度与高考户籍制度是目前异地高考根源所在。在目前分省计划集中录取的制度下,将招生指标分给各个省份,招生指标就成了各个省争抢的"蛋糕",结果必然引发各方利益冲突,甚至成为不稳定的"导火索"。只有绕过高考户籍报考制度,推进自主招生考试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张千帆:异地高考究其根源在于京沪粤等地存在招考"特权"。与其让外来移民去"争夺"资源,不如就地取消"特权",实现资源共享和机会均等。诸如北大清华具备优质教育资源的部署高校,更不应该继续搞地方保护。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好大学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途径之争:能否通过增加大学录取指标来满足考生需求?
熊丙奇:靠增加大学在当地录取名额来满足异地考生需求并不现实。在当地增加招生指标,致使招生规模无限扩大,必将降低高等教育质量,带来更大的危害。
张千帆:可以适当增加大学当地的录取指标来满足随迁子女需求。招生规模扩大在所难免,但它带来的问题更多的是诸如住宿等这些硬件问题,负面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当然,可以基于当年高考人数规模的考量去灵活增加录取指标,如果数量太多恐怕也容纳不了。
未来之路:高考制度改革是否应该回归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熊丙奇:只有将高考从国家统一考试变成社会评价考试,允许学校自主招生,学生能够自由自主选择大学。这样的制度设计对学校教育有益,对学生有益,对实现教育公平也更加有利。
张千帆:异地高考目前只是阶段性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讲需要改革招生指标和分省命题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公平录取体制。未必就是以前的统一高考,但是可以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的考试标准。
异地高考,将何去何从?社会各界正翘首以盼。在现有的资源格局下开放异地高考,必然会牵涉到多方利益,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争端在所难免。开放异地高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改革在一个理性轨道持续推进,而非陷入单纯的利益之争,我们需要更多理性的声音,让更多关注教育体制改革及教育公平的人参与讨论,在"约辩"中去寻求共识,探讨问题解决的方向。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kaowenkaoli.com"、"考文考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考文考理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