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教育新闻 >

调查大学城模式:学生对大学认同感和亲密度降低(3)

2014-11-04 16:49编辑:【考文考理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专家说:师生关系疏远和大学城没什么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认为,大学时代的师生关系不需要像中学时代那么紧密,大学本身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如果还要求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那就是一种退步。

  宋振韶说:“学生如果渴望和老师多交流,这种渴望非常珍贵,但并不一定要见面,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比如,关注老师的微博、微信,就能知道老师日常的想法、动态。另外,可以在班级聚会、老师讲座等场合来弥补见面少的遗憾。学生也要更加珍惜在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宋振韶说:“在大学城的特定环境下,学生期待和老师交流,可以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创造机会。通过努力得来的机会,也会更加珍惜,变不利为有利。”

  在宋振韶看来,我们现在忧心忡忡的“师生关系疏远”,和大学城没有什么关系,即便都在同一个校园里生活,师生见面少也很正常,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希望经常见到老师,这不太现实。大学生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生涯规划,而不是期待老师时刻谆谆教导。这有点像小学生模式”。

  什么是合理的师生关系?宋振韶建议,对本科生而言,就在课堂上多和老师互动,如果还不够,就在征得同意的前提下留下老师的联系方式,课后继续请教。对研究生而言,导师一般会有固定的例会、节日聚会,或者还有旅行,这些就足够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广告资讯:QQ:7218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