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高校按面向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定向招收的新生(简称“专项生”)人数为740人,较去年增长3倍多,约占这三所学校今年本科录取人数的7%。
国内名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收学生肇始于2012年,其政策背景是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专项生名额:北大、清华、复旦增3倍
“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在《人民日报》9月5日的报道中,教育负责人提出了上述目标。
今年国内名校专项生人数成倍增加,正是这番话的最好注解。
9月7日,复旦大学迎来3164名本科新生,以及190名留学生。据该校官网,在今年的新生中有240名专项生,去年该校专项生的人数仅为60人。另据《京华时报》报道,北大和清华去年的专项生人数也均为60人。
与复旦相同,今年北大和清华的专项生人数也有大幅增加。9月6日,北大迎来4076名本科新生,其中专项生250人。早在8月27日就已开学的清华则共录取3550余名本科新生,其专项生人数也是250人。
招收专项生的高校当然不止于上述三所名校。那么,高校招收专项生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人民日报》2013年公布的数字是3万名,而2012年仅为1万名。
为了保证生源质量,清华大学可谓煞费苦心。
该校官网称,“今年,清华大学承担的贫困专项计划数量扩大到了250个名额。为了保证这些宝贵的名额落到实处并且不降低清华的生源质量,招办和各招生组从招生计划制定到志愿填报咨询做了大量细致和繁重的工作,最终清华在各省理科贫困专项计划的分数线与统招分数线的差值仅为12.6分,文科的差值也仅为21.8分,基本保证了生源质量不下滑。”
在保证生源质量之后,高校更重要的职责当然是使专项生成才。
诚如北大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所言,“根据我们连续8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助学金,还有拓展能力。”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北大向他们发放“青年领袖营”学员卡,学生用这张卡可以在第一学期选6次涉及人文、体育、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课程讲座;复旦则设立“本科生助学成才家园”,为他们提供助学社团、公益实践基地、出国出境交流项目等锻炼机会。
必须指出的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只包括专项生。据《新京报》报道,北大今年招收的新生约有500人家庭困难。这一数字是该校今年专项生的2倍。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