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接近尾声,新一波高校招聘大幕即将拉开。就业、考研、创业以及“待业”,如今的年轻人拥有更多的选择,这让他们对上班工作“意兴阑珊”,也抱有更大的期望。但是,大学生就业期望与企业招聘期望的不一致,使得就业情况难以乐观。总结各方数据,大学毕业生若想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心仪的企业,对于工作就业这件事在大学期间就不能怠慢。本期,就让我们看看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毕业三年后的学生的现状,再从他们大学期间实习的情况,找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所在。
2014年“毕业生”就业现状 4成多毕业生存在“毁约”情况
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尽管2014毕业生比2013年多出28万人,超过一半的2014名校毕业生希望起薪达到每月6000-8000元,比上年高出了近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雇主的招聘成本不断提升,2014年招聘人均成本达到3204.元,有超过4成的毕业生存在“毁约”的情况,让HR叫苦不迭。
商业品牌成毕业生“投奔”首要关注点
“史上更难就业年”即将悄然度过。《2014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毕业生在选择雇主时有23%的学生表示最看重的是“良好的商业品牌”,成为首要的关注因素。另外依次为“有助于个人发展的管理团队”和“鼓励创新、尊重个性的文化”。而在薪酬方面,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211和985重点院校中52%的毕业生要求起薪在6000-8000元之间;38.8%的学生理想起薪在2000-4000元之间,另有将近一成的学生理想起薪在10000元以上。面对学生越来越大的胃口,企业却不能满足。从2012年开始,校园招聘成本逐渐上升,涨幅均超过7%,而企业花在重点院校学生身上的钱则更多,高出平均21.1%。
平均面试8.4家可获一份工作
《2014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中七成人优先考虑就业,但是211和985学校的毕业生明确一毕业就工作的比例仅38%。互联网行业对毕业生的吸引最大,快速消费品和房地产行业名列二三。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均参加8.4家雇主的面试获得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其中211和985院校的毕业生为7.8家。不过,在求职的过程中,46%的受访学生称有毁约经历,名校学生的毁约比例更高。毁约的理由包括薪酬、路程、工作环境和不喜欢面试官等各种,更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与此同时也有27%的毕业生称有企业毁约现象。
雇主招聘岗位与毕业生期望难一致
就业问题总是被归结为“匹配”问题,学生想要的和企业需要的并不一致。《2014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校园招聘的雇主招聘最多的职能前三分别是销售、客户服务、金融\投资等。而在专业选择上,企业职位需求量最大的专业集中在财务/金融,管理贸易,通信电子,计算机科学/网络,机电/自动化。在理工科类大学,招聘职位多来自计算机软件、工程建设和汽车零配件行业,在偏文科的综合大学,雇主也多来自快速消费品、金融/投资和互联网行业。从数据上看,理工科的学生就业率更高。
那些年“实习生”的就业现状 有专业实习经历者就业满意度高
很多高校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但不少大学生都是“托关系”开个实习证明,一些人即使找到单位实习也被“放养”,学不到任何实质的东西。殊不知,对实习的轻视可能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1 2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