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课程体系搭起来,我们认为中国古典学术的主干就有个大概模样了。”杜泽逊说。
在人大国学院,除了类似的课程体系外,还引入了“读书班”的概念。黄朴民说:“国学教育要与文史哲融会贯通,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去研读经典。为此,学院鼓励教师在中西结合、古今融汇的基础上,开办经典读书班。”
目前,人大国学院已开设了5个读书班,涵盖史料编年考证、文字训诂等多个方面。国学院教师陈壁生2007年开办了自己的读书班,是人大国学院最早开办读书班的教师之一。他的读书班重视注疏。“注疏是经学研究的重点,没有注疏就没有经学。《论语》读书班就是以《论语》的四家注本为基础,由不同学生分别负责其中一个注本,在每次读书会上,学生对照注本逐一解读,并相互讨论。”陈壁生说。
在系统的课程体系以外,导师制、游学等方式也是各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主要手段。纪宝成认为,国学教育的内涵变得丰富和具体化,是近些年国学教育发展的成就之一:“各校国学院都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国学教学体系,积累了大量经验,包括教学体制的建立、教学方法的创新、国学课程的规划、师资队伍的组建、基本教材的建设、教学评估的推行等。”
“户口”的尴尬
尽管国学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很多高校来说,国学始终无法取得学科“户口”,是他们的一大心病。
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学院通常是将某一级学科的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集中起来设立,一个学院里毕业的学生,最终拿到的学位基本都是一样的。比如,人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所学专业都属于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而新闻传播学又隶属于一级学科文学,所以尽管他们专业不同,但最终拿到的都会是文学学位。
不过,对人大国学院的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一个学院,最终拿到的学位却分为三种:文学、历史学、哲学学位。
这种和其他学院迥异的现象,凸显出国学目前的尴尬。尽管国学复兴已成大势,尽管高校研发的课程体系日趋丰富,但国学至今没有取得学科“户口”,在国家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并没有“国学”这一学科。目前大学里的国学教育只能颁发博士学位,而本科与硕士学位只能根据学生就读期间的侧重点,分别颁发文学、历史学、哲学学位。
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毓庆说:“如果要搞清这种格局的肇始,那么人们可以追溯到百年前。五四运动以后,当时的一些国学研究机构借鉴西方学科分类体系,把中国的传统学术和文化进行了分类,基本上分成了文、史、哲三大领域。”
“这其实割裂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国学。”黄朴民认为,“国学的优势是对各个学科的融汇贯通。虽然近代以来文史哲学科的分类有其意义,但任何一种学科都不能包办天下,国学教育与文、史、哲分科教育互补,在教学上打通传统文、史、哲分科的界限,是对现代教育一种很好的补充。所以人大国学院建立之初,有一个口号就是要搞‘大国学’。”
“大国学”语出季羡林。季羡林认为,国学不是“汉学、儒学”等狭隘的国学,而是集全中国56个民族文化财富于一身的“大国学”,“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
这一论断被广泛认为是“国学”定义的一大突破。很多学者呼吁要把国学当成一个学科,要上“户口”,都或多或少基于此说。纪宝成认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还有一门学科叫做美国学。中国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学科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整体的研究?我对这点很不理解。”
曾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纪宝成,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一度连续三年提出增设国学学科的建议。与此同时,尽管要给国学上户口的声音数次高涨,但同时期,反对的声浪并不小。反对者认为,现代的所谓国学,大致就是一个阅读经典的基本功问题,如果把它作为一种研究对象,一具体化,便落到了文、史、哲三个学科上,不是属于历史的课题,便是属于文学或哲学的课题,这等于说国学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具体化。
纪宝成等人的呼吁始终没有成效,与此关系甚大。一度有传言称,国学设立学科一事放到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征求意见时,有百分之六七十的评委反对。事实上,近年来,围绕该不该给国学上“户口”,正反双方爆发了一次次论战,此事至今悬而未决。
在多位高校国学院院长看来,这恰恰说明目前国学教育的尴尬。从大国学的角度看,国学还不是一个学科的现状,折射出的是现时代国学大师的匮乏。老一代的国学大师,无不博古通今。然而现在的高校国学院,大多只能进行某一部经典、某一专题的点式教学。某种程度上,这些课程确实没有跳出文、史、哲的分类。
“目前的国学教师,都是文、史、哲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老一辈国学家王国维先生等相比还差距较远,知识构成和学术素养不免狭而不博、专而不通,尚难以很好地满足开展国学教育的特殊需要。”黄朴民说,“因此目前的国学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学生,也是培养教师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广告资讯:QQ:721800272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料及相关图片转载自互联网,其版权均由原作者或原刊载媒介拥有,其观点、言论、主张等均属其作者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可以向本站提交权利人身份证明材料及可以说明版权所有者情况的材料,我们将根据有关规定第一时间对其相应处理。